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负载两性霉素B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
引用本文:吴雁,王铁成,李明军,高洪霞.负载两性霉素B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4).
作者姓名:吴雁  王铁成  李明军  高洪霞
作者单位:1.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市,100019
2.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54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摘    要:背景:两性霉素B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该药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而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甚微.利用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通过相分离透析技术制备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子,有望克服两性霉素B的不足.目的:对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进行表征,分析其体外药物释放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于2008-11/2009-04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医学与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壳聚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4×105,脱乙酰度为93%,为上海卡伯工贸有限公司产品.两性霉素B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在三乙胺存在下,通过壳聚糖和D,L-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反应能够生成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该共聚物由亲水壳聚糖段和疏水聚乳酸段组成,在水中能够组装形成纳米粒子.两性霉素B通过相分离透析技术包载于纳米粒子中.主要观察指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颗粒的外观形态,紫外光谱分析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和释药性能.结果: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和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其粒径分别为114 nm和153 nm(当丙交酯与壳聚糖摩尔比为11:1时).纳米粒子粒径分布较窄,呈球形.共聚物中丙交酯与壳聚糖摩尔比影响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随着丙交酯与壳聚糖摩尔比从11:1到20:1,包封率从(62.3±3.5)%增加到(90.7±2.8)%,载药量从(7.8±1.12)%增加到(12.3±1.4)%.随着聚乳酸段质量比增加,纳米粒子尺寸、包封率和载药量增加,而约物释放降低.结论:开环聚合制备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及用相分离透析方法制备负载两性霉素B纳米粒简便可靠,负载两性霉素B后纳米粒径明显变大,且纳米粒对两性霉素B有很高的包封率,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关 键 词:两性霉素B  壳聚糖  聚乳酸  纳米粒子  包封率  体外释放

Preparation and drug-release property of amphotericin B-loaded chitosan-polylactic acid nanoparticles
Wu Yan,Wang Tie-wei,Li Ming-jun,Gao Hong-xia.Preparation and drug-release property of amphotericin B-loaded chitosan-polylactic acid nanoparticles[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9,13(34).
Authors:Wu Yan  Wang Tie-wei  Li Ming-jun  Gao Hong-xi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