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门诊病人凝血四项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引用本文:章小东,彭兰芬,罗辉,骆梅秀,孔桂兴,尹艳丹.门诊病人凝血四项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21(6):94-95.
作者姓名:章小东  彭兰芬  罗辉  骆梅秀  孔桂兴  尹艳丹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厚街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523945
摘    要:目的观察门诊病人标本采集和处理对凝血实验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例门诊病人静脉采血后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因子I(F ib)测定。结果200例标本中25份有误差,误差率为12.5%,在25份误差中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有误者7份,占总误差的28.0%;血液未与抗凝剂充分混匀,有肉眼可见微小凝块者8例,占总误差32.0%;标本溶血者2例,占总误差的8%;离心速度2 500 r/m in与3 000 r/m in PT,TT无明显差异(P>0.05),APTT,F ib差异显著(P<0.05)。结论标本采集、处理不当可导致凝血测定结果出现误差,应加强门诊病人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指导,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关 键 词: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凝血因子I(纤维蛋白原)  质量控制
文章编号:1671-7414(2006)06-094-02
收稿时间:2006-04-21
修稿时间:2006年4月2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