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16篇
生物科学   69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Fractogel EMD是合成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十几个官能团排布在线形聚合物长链上,称为“触角”,所有的“触角”都是通过共价键结合到聚合物骨架上,生物分子更加容易和“触角型”介质的官能团结合,并且可以大大降低生物分子和介质基质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提高生物分子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昆虫知识》2010,(1):15-15
一项新研究发现,蝗虫并不是靠“感觉”走路,而是依靠“视觉”精确定位自己的每一步,这表明人类可能低估了蝗虫的视觉导向系统。此前研究表明,昆虫大多靠触角等器官凭“感觉”行走或飞行,依靠视觉引导行走对于脑部较小的昆虫来说似乎过于高级。  相似文献   
3.
EPG──一种研究植食性刺吸式昆虫刺探行为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雷宏  徐汝梅 《昆虫知识》1996,33(2):116-120
  相似文献   
4.
莫建初 《昆虫知识》1994,31(2):112-112
1992年4月20日,笔者在湖南省株洲市郊区中南林学院附近的6一7年生湿地松林内进行昆虫群落调查时,在湿地松枝捎上捕到11头缘错,经鉴定为瓦同缘格Homoocoerrus(A.)walkerianusLethierryetSeverin,其中有2头()右边触角正常,而左边触角呈现异常(见图)。该虫国内分布于江苏、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山东、河南、浙江、湖南等省,主要为害松、桑、油茶等林木。以上标本均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林学系昆虫教研室。瓦同缘格的正常触角有4节,而异常触角仅3节。与正常触角相比,异常触角缺第3节,且各节长度也与正常触角的相应各节不相等。…  相似文献   
5.
大黄素对豚鼠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电和收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联合应用平滑肌肌力张力测量技术和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同步地现测豚鼠结肠带平滑肌自发的肌源性电活动和力学活动,研究了大黄素的药物作用。大黄素能缩短膜电位的波动周期,从而缩短峰电位集簇发放的周期;相应地,可使平滑肌的分节律收缩加快,幅值指数升高。大黄素又能促使细胞膜电位自发的周期性波动的出现,导致峰电位的集簇发放;相应地,可使强直收缩转化为分节律收缩,即促进收缩形式向有利于肠道推进功能的方向转化。以上结果表明,大黄素能有效地提高豚鼠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的电兴奋性和收缩功能,并且对其电学和力学活动的影响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毛虫雄蛾触角毛状感受器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雄蛾有一对羽毛状触角。在触角鞭节的每对侧枝的内侧(迎风面)着生许多毛状感受器。每个毛状感受器由几丁质表皮毛及位于其下的三个感觉神经原和三个呈同心排列的辅助细胞──鞘原细胞、毛原细胞和膜原细胞构成。几丁质表皮毛上有许多孔。毛腔内充满感受器淋巴液。感觉神经原发出的树状突伸入毛腔,浸浴于感受器淋巴液内。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司嗅觉的化学感受器。雄蛾终生不取食,推断它的嗅觉感受器主要用以感受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帮助寻找配偶  相似文献   
7.
为研制有效诱杀重要害虫灰茶尺蠖雌、雄成虫的性信息素/植物源信息物复合型性诱剂,选源自茶梢和茶花挥发物的30个主要成分,分别配成10-6 g/mL、10-4 g/mL和10-2 g/mL液体石蜡溶液作味源,检测其引起1日龄灰茶尺蠖雌、雄成虫的EAG反应值。结果表明:①每种味源的3个剂量处理皆引起明显的EAG反应;随着味源浓度增加,EAG反应值显著增大;②引起的雌、雄成虫EAG反应值相近,差异不显著;③芳樟醇、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己醇、苯乙醇和6-甲基-5-庚烯-2-酮的每个剂量处理引起强烈的EAG反应。将这6种EAG活性成分与灰茶尺蠖2个主要的性信息素成分Z, Z, Z-3, 6, 9-十八碳三烯和Z, Z-3, 9-6, 7-环氧-十八碳二烯配成数个备选的复合型性诱剂,载于羊毛毡细条上、塑封、制成诱芯,在茶园中检测其引诱活性,发现诱效最优的复合型性诱剂在每个诱芯上组成为:6种EAG活性成分各2 mg、Z, Z, Z-3, 6, 9-十八碳三烯0.4 mg、Z, Z-3, 9-6, 7-环氧-十八碳二烯0.6 mg、抗氧化剂——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 mg、正己烷100 μL。此外,使用土黄、荧光黄、米黄、素馨黄、桔黄、土褐、墨绿、芽绿、草绿、荧光绿、天蓝、大红和纯白等13种色板诱杀灰茶尺蠖成虫,发现其偏嗜暗黄色,以土黄色效果最佳。遂将该诱芯载于土黄色粘板上组成诱捕器,诱杀防治灰茶尺蠖主害代——第3代,试验程序:在第2代羽化始盛期用诱捕器诱杀成虫以减少交尾几率而压低第3代幼虫数,在第3代初龄幼虫期喷施2.5%联苯菊酯、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 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104 PIB · 2000 IU/μL),接着定期调查三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型性诱剂的防效显著优于后两者。该研究为灰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提供了可敷应用的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探讨脑干听觉传入通路中GABA能神经递质及GABAA受体对电刺激位听神经传入冲动的影响.方法使用出生后0~5 d的ddy/ddy小鼠制备脑干切片.脑片经电压敏感染料NK3041染色,电刺激与脑片相连的位听神经残端.使用16×16像素的硅光电二极管阵列测量光学信号.所采集的数据使用ARGUS50/PDA软件分析.结果多部位的光学记录方法显示了从位听神经到耳蜗核和前庭核的兴奋性传导的时间-空间分布.其中每一个光学成分由快峰电位样反应和慢反应组成.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可降低诱发的光学信号的快反应和慢反应,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可增强这些反应.结论16×16像素的硅光电二极管阵列可记录位听神经刺激诱发的多部位光学信号,每一个光学信号含有突触前及突触后电位成分.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和GJBAA受体拮抗剂可调节光学信号的兴奋性传导.  相似文献   
9.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电生理方法,测定经CS2所致视神经损害的大鼠在治疗前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以证实神经生长因子对受损神经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经神经生长因子治疗20d后,模式反转诱发电位和闪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缩短,并有量-效关系。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能明显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毛虫雄蛾触角毛状感受器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gus(Walker)雄蛾有一对羽毛状触角。在触角鞭节的每对侧枝的内侧(迎风面)着生许多毛状感受器。每个毛状感受器由几丁质表皮毛及位于其下的三个感觉神经原和三个呈同心排列的辅助细胞-鞘原细胞、毛原细胞和膜原细胞构成。几丁质表皮毛上有许多孔。毛腔内充满感受器淋巴液。感觉神经原发出的树状突伸入毛腔,浸浴于感受器淋巴液内。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司嗅觉的化学感受器。雄蛾终生不取食,推断它的嗅觉感受器主要用以感受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帮助寻找配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