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8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449篇
生物科学   525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N^+注入野生型菌株(Alcaligen faecalis 1.488),筛选出抗51.6mmol/L乙二胺的泌铵突变株EM1105,它以KNO3为氮源时,培养21h泌铵量可达到1.10mmol/L。研究了该突变株在不同氮源下的培养特性,推断为铵载体缺陷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在研究各地送鉴的大呈吉丁虫标本过程中。鉴定出一批中国新纪录种,今集中加以报道.并分别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国人坐骨大切迹的测量与性别判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614件(男358件女256件)国人坐骨大切迹进行了八项测算。对坐骨大切迹在性别鉴定上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转铁蛋白受体抗体的制备,鉴定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从堆肥和污泥中分离到一批抗药性高温细菌,经电泳检查,发现6株高温细菌细胞中有质粒存在。其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T653的细胞DNA提取液电泳图谱上,有三条非染色体DNA条带,用电镜直接观察,证明它们是T653细胞中的三个质粒。测得两个较小质粒的分子量分别为3.6×10~6和45×10~6道尔顿。研究了嗜热脂肪芽孢杆的T653的温度生长条件与其细胞中质粒的关系。T653细胞中三个质粒的明确功能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白鹇距长与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育仁  刘仲敏 《动物学报》1992,38(3):278-285
注意到白鹧雄鸟距长在一定时期内随年龄增长的事实,本文根据相邻2年同一月龄之间有12个月的间隔,距长数据除有较为集中外一定又有组间明显差别的特点,推测估计部分标本之年龄,加上确知年龄的部分标本,共测定89个个体120个距长样本数据,得到距长随年(月)龄增长的关系式:SL=am/1+bm,用此式可以实测距长初步估计野外采集到的白鹇个体的年龄  相似文献   
9.
人血浆载脂蛋白A—Ⅱ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白花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var.candida)花的化学成分,以白花洋紫荆花的乙醇提取物为对象,运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MCI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花洋紫荆花中分离纯化得到17个化合物,包括1个葡萄糖苷类、2个苯甲酸类、2个香豆酸类、1个多环酚类,11个黄酮类,分别鉴定为β-D-甲基葡萄糖苷(1)、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对甲氧基苯甲酸(3)、对香豆酸(4)、对甲氧基桂皮酸(5)、pacharin(6)、柚皮素(7)、异牡荆苷(8)、山柰酚(9)、6-羟基山奈酚3-O-葡萄糖甙(10)、山柰酚-3-O-鼠李糖苷(11)、百蕊草素(12)、kaempferol 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lucopyranoside(13)、槲皮素(14)、3-O-甲基槲皮素(15)、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6)、quercetin-3-O-(6″-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side(17)。本研究得到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共筛选了化合物10、12、13、14、17的胰脂肪酶活性,结果显示该5个化合物对胰脂肪酶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