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自然科学   9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焙烧改性膨润土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焙烧法对膨润土进行活化改性,改性后的膨润土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同时研究其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cr和色度的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膨润土的最佳改性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改性膨润土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较之原土有较大程度提高.其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2.8%和89.6%.  相似文献   
2.
Calcination and acid leaching of coal kaolin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an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preparation method of calcined kaolin. 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DTA)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demonstrated that 900℃ was the suitable temperature for the calcination. Leaching tests showed that hydrochloric acid was more effective for iron dissolution from raw coal kaolin (RCK), whereas oxalic acid was more effective on iron dissolution from calcined coal kaolin (CCK). The iron dissolution from CCK was 28.78wt%, which is far less effective than the 54.86wt% of RCK under their respective optimal conditions. Through analysis by using M?ssbauer spectroscopy, it is detected that nearly all of the structural ferrous ions in RCK were removed by hydrochloric acid. However, iron sites in CCK changed slightly by oxalic acid leaching because nearly all ferrous ions were transformed into ferric species after firing at 900℃.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remove the structural ferric ions and ferric oxides evolved from the structural ferrous ions. Thus, iron removal by acids should be conducted prior to calcination.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煅烧程度石油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制备铝用低煅焦炭阳极.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图像分析方法对炭阳极孔隙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并考察阳极反应性和电解消耗性能.在煅后焦微晶尺寸1.7~2.7 nm范围内降低石油焦煅烧程度,炭阳极小孔隙逐渐沿骨料-黏结剂界面演变为裂纹状大孔隙,炭阳极孔隙率、形状因子及连通率均先减小后增大,视孔隙比表面积呈减小趋势.煅后焦微晶尺寸降低至1.9 nm较为适宜,对应的炭阳极空气和CO2反应质量损失率最少为9.6%和3.0%,每吨铝阳极碳耗为355.4 kg.低煅焦炭阳极过量消耗机制从以黏结剂选择性消耗转变为骨料与黏结剂共同消耗,使碳渣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以醋酸锂、醋酸锰和硝酸银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LiMn2O4/Ag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恒电流充放电以及交流阻抗技术分析和检测合成产物的物相、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Mn2O4/Ag复合材料由LiMn2O4和金属Ag组成,银均匀地分布在LiMn2O4颗粒中;与LiMn2O4相比,LiMn2O4/Ag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容量、更高的库伦效率和更低的极化;Ag的添加可提高LiMn2O4的循环性能,尤其是高倍率充放电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XRF,SEM,XRD,IR,NMR等测试手段对苏州高岭土及其在550~850℃的煅烧产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煅烧后产物由煅烧前的晶态转变成了非晶态;煅烧温度对高岭土煅烧产物形貌和结构有一定影响,温度越高,产物中棒状,块状小颗粒越少,Al的四配位量越多.  相似文献   
6.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Ti)掺杂BiFeO3纳米颗粒(Ti-BiFeO3), 研究不同煅烧温度对Ti掺杂BiFeO3结构调控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用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能谱分析(EDS)、 紫外-可见(UV-Vis)光谱技术对颗粒的相结构、 形貌、 原子比例、 光催化性能等进行测试及分析, 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 对Ti掺杂BiFeO3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Ti掺杂BiFeO3样品在不同煅烧温度均出现Bi2Fe4O9相; 煅烧温度可对Bi2Fe4O9的含量进行调控, 在650 ℃煅烧样品中含有适量的Bi2Fe4O9相, 能有效提高Ti掺杂BiFeO3的光催化活性, 且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 60 min内降解效率达85%.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聚乙烯醇、硝酸铝、水为原料配制出了硝酸铝/聚乙烯醇溶胶-凝胶纺丝液,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纺制了Al(NO3)3/PVA有机-无机杂化纤维,经高温锻烧后得到了平均直径约为50-250nm无机纳米氧化铝纤维。  相似文献   
8.
在常压和N2气氛下,实验考察了高温焙烧处理对离子交换法制备的Fe改性ZSM-5分子筛性能的影响.利用XRD、NH3-TPD2、7Al MAS NMR、FTIR、XPS、UV-vis和H2-TPR等检测方法表征了Fe-ZSM-5分子筛高温焙烧前后的性能变化,并以N2O气相一步氧化苯制苯酚为模型反应,考察了高温焙烧对Fe-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Fe离子以非骨架铁的形式负载于Fe-ZSM-5分子筛的表面或孔道中,其存在态为Fe2O3;2)高温焙烧处理导致分子筛发生骨架脱铝,并在表面形成新的五配位铝;3)高温焙烧使Fe-ZSM-5表面的Fe2O3含量降低,所诱发的Fe离子表面迁移形成了更多有利于苯酚生成的活性位,因而能显著提高苯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聚乙烯醇、硝酸铝、水为原料配制出了硝酸铝/聚乙烯醇溶胶-凝胶纺丝液,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纺制了Al(NO3)3/PVA有机-无机杂化纤维,经高温锻烧后得到了平均直径约为50~250nm无机纳米氧化铝纤维。  相似文献   
10.
用部分中和法制备超细二氧化钛粉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部分中和法制备超细TiO2粉体,通过TEM、XRD和TG-DTA对产品进行了表征,指出水合TiO2在煅烧过程中逐步失去游离水和化合水,再形成TiO2结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上升,颗粒的粒度迅速增大.在600℃以下煅烧时所形成的TiO2颗粒为锐钛型,在800*!℃时完全转化为金红石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