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骨类垃圾为厨余垃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缓解厨余垃圾的处理压力,本文选取无烟煤与烟煤分别按照不同比例与牛骨掺混,采用ZTC-B型综合(同步)热分析仪对其混合燃烧过程进行了热重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煤与牛骨单独燃烧的TG-DTG曲线差异明显;掺混燃烧时随着混合物中牛骨质量分数的增加,DTG峰值温度向着低温区偏移,整体燃烧温度区间变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不断降低,燃尽特性指数不断升高;掺混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协同作用,无烟煤、烟煤与牛骨的混合物在400 ℃左右产生了抑制作用,其相对值分别为-8 %与-4 %,在524 ℃和627 ℃左右产生了促进作用,其相对值分别为7 %和9 %;动力学分析表明采用2个连续一级反应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其掺烧过程。  相似文献   
2.
高温蒸煮法制备牛骨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牛骨是一种肉类加工副产品,其营养价值极高,由牛骨制备的牛骨粉可开发出很多功能性食品,其工艺开发利用前景较好。本研究为确定高温蒸煮法制备牛骨粉的最佳工艺参数,选取市售鲜牛骨,以骨水比、蒸煮温度、蒸煮时间为单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以确定高温蒸煮法制备牛骨粉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高温蒸煮法制备牛骨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骨水比1:2.5、蒸煮温度118℃、蒸煮时间90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牛骨粉200目筛下物得率最高,为69.69%。  相似文献   
3.
牛骨在650℃热处理,制备成羟基磷灰石粉体,模压成型后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烧结得到生物陶瓷材料;采用XRD、SEM和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试样物相、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1 200℃以下烧结,HA为唯一主相,1 200℃以上烧结时,HA相分解,有TCP析出;随烧结温度提高,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由1 000℃的16 MPa和9.61 GPa增至1 400℃的62 MPa和70.1 GPa;抗弯强度和人工合成HA陶瓷相当,弹性模量相对较低,更接近于天然骨。  相似文献   
4.
牛骨为原料,采用低温冷冻和生物酶解相结合的技术制备超微骨粉。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实验法,以超微牛骨粉得率和钙生物利用率算术加权(即综合得分)为考察指标,对制备的技术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最佳的技术参数为酶用量0.22 g,酶解时间4.20 h,酶解温度41℃;在该条件下,综合得分最高为76.23。  相似文献   
5.
牛的骨骼主要由蛋白质和钙质组成网状结构,形成管状,管内充满骨髓,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脑组织不可缺少的磷脂,防止人老化的骨胶原、软骨素,有促进肝功能的蛋氨酸及A和B族维生素等.而钙、磷是婴幼儿、青少年时期牙齿、骨骼、脑组织等发育和代谢的主要元素.骨中的营养成份是很全面的.过去,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对牛骨的加工主要集中在生产骨胶、明胶、骨脂、饲料、肥料等方面,很少用于生产骨质食品,忽视了牛骨营养成分的利用,而牛骨中所含的钙,却是人体最易于吸收和消化的钙源之一.为此,下面介绍如何对牛骨进行深加工开发制成食用骨粉、骨汁粉等产品.  相似文献   
6.
应用超滤技术对发酵牛骨粉多肽进行分离,研究了超滤系统几个主要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确定了以下各超滤膜最佳的操作工艺参数。截留分子量(MWCO)10 kDa:多肽浓度为30 g/L、压力0.20~0.22 MPa、最佳料液温度30~35℃、pH值控制在6.0~7.0、运行周期为50 m in,膜透过速率为1.24 mL/m in;MWCO 6 kDa和4 kDa:多肽浓度为40 g/L、压力为0.20~0.22 MPa、温度低于45℃、自然pH值,运行周期为60 m in,膜透过速率为1.44 mL/m in和1.18 mL/m in;MWCO 2 kDa:多肽浓度为30 g/L、压力0.20~0.22 MPa、温度低于45℃、自然pH值,运行周期为50 m in,膜透过速率为1.01 mL/m in。超滤分离后分子量(MW)大于10 kDa和小于2 kDa的胶原多肽所占比例较多,分别为34.45%和33.94%。针对MWCO 10 kDa膜研究表明:随着超滤体积不断增加,膜透过速率不断下降;同时发酵液的水解度与总蛋白和总肽的透过率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