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以金融科技为研究背景,以数字普惠金融减贫为应用方向,构建解决核心问题的可计算策略研究框架.将核心问题定义为数字普惠金融减贫需求与供给匹配的概念集合,即解决在一定阈值R(R=满意度/风险度)范围内,寻求最优T(T=<需求,供给>)值的概念节点关系路径.结合问卷调查与网络文本数据爬取,综合利用文本挖掘、概念图、实证分析等方法,充分发挥大、小数据分析优势.实验证明,融合大、小数据分析获取的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策略更能追溯到问题的本质.为大数据环境下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策略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字普惠金融经历了微型金融→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的演进。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成本较高,存在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悖论。金融科技覆盖面广、交易成本低、金融效率高、可持续,与数字普惠金融目标:平等、优先、可持续相耦合。金融科技易获得、公平属于“普”,能够让弱势群体享受到金融服务,低成本、减贫属于“惠”,能够让弱势群体受益。金融科技普惠的深层机理是促进金融资源脱虚向实,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实现经济发展和弱势群体收益的包容性增长,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增长,增加人民福祉。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美国金融科技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底层技术优势,中国金融科技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规模优势,发展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5.
6.
消除贫困是长江经济带面临的主要任务,而城镇化是否有助于减贫关系到政策走向.该文利用长江经济带2000年~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GS2SLS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贫困问题具有空间外溢性,长江下游地区表现为正空间外溢性,而中上游地区表现为负空间外溢性;城镇化与贫困问题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分区域检验后这一关系更为显著;长江经济带现阶段仅有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跨越了“倒U”型曲线拐点值,表明贫困问题的解决并非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而是其阶段性表现;基础设施效应是城镇化影响贫困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电商发展越来越普遍,电商或可以成为农村地区改善生活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使得脱贫方式多样化,有效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基于2014—2019年中国26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电商发展的减贫效应,结论表明,在电商发展过程中,农村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改善,并且电商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于...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东南亚贫困及减贫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东南亚地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区域共同繁荣面临的重要挑战。东南亚地区贫困人口聚集,减贫成效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率、交通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和投入水平密切相关。日本、美国等国政府以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在东南亚实施的项目对于东南亚国家的减贫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东南亚目前主要存在基础减贫、产业减贫和生态减贫3种减贫开发模式,不同模式之间并无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需要因地制宜、具体规划。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后续一系列相关政策在合作内容上基本覆盖3种减贫模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下双边和多边合作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交往和合作水平将不断提高,东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能源、农业等产业发展将在人才、资金、技术、互联互通渠道、合作平台建设等支撑条件的持续发展中得到进一步加强,进而推动东南亚贫困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10.
发展援助的低效率是国际发展援助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抑制援助波动的影响是缓解该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援助波动来源繁多,且其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复杂,至今学术界还未完全掌握援助波动影响援助效率的机理。通过引入DSGE的研究范式,构建了3部门的国际援助减贫模型,阐述了援助波动向减贫传导的机理。基于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国际援助波动与技术波动对产出、消费、劳动、储蓄等变量的联合影响,进而分析援助波动对减贫的影响。结果发现:无技术冲击时,正向援助波动能够减少贫困,负向援助波动不利于减贫;当存在较大的技术进步时,应该减少援助;当技术进步停滞时,应该增加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