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4篇
  免费   1299篇
  国内免费   822篇
医药卫生   24085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897篇
  2022年   1073篇
  2021年   1230篇
  2020年   892篇
  2019年   773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503篇
  2016年   525篇
  2015年   504篇
  2014年   851篇
  2013年   804篇
  2012年   1187篇
  2011年   1226篇
  2010年   1069篇
  2009年   1090篇
  2008年   1162篇
  2007年   1176篇
  2006年   1216篇
  2005年   1140篇
  2004年   906篇
  2003年   812篇
  2002年   776篇
  2001年   645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氯氮平做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于70年代上市后由于其锥外系副作用相对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小,对阴性、阳性症状都有效,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临床应用,其副作用也逐渐显示出来,特别是致命的粒细胞缺乏症,严重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出现及临床广泛应用,氯氮平已被列为二线抗精神病药物.但在农村由于经济水平所限,仍占很大比例,现对我院近年来氯氮平所致已机化的炎性组织再次感染三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荨麻疹     
20060237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检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彭少文(三军大西南医院皮肤科),郝飞,钟白玉…∥免疫学杂志.-2005,21(3).-223~225通过分离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进行体外组胺释放实验,测定组胺释放率。结果15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7岁,车祸伤约2小时急诊入院(其母代诉)。2小时前患儿随母在公路边行走时被突然驶来的三轮车撞倒,三轮车后轮经胸而过。伤后即送本院就诊,门诊以胸壁挫伤之诊断收住院治疗。入院检查:急性痛苦病容,被迫端坐位,头部无异常,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唇面部发绀。颈部软,气管居中  相似文献   
5.
6.
经胎盘传播IgG抗体而致新生儿同种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较为罕见,它是由母亲抗人中性粒细胞抗原(HNA)-1b抗体引起的,可合并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有效。本文报道1例由输血引起的严重而持续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的程度,研究中性粒细胞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氧化程度与冠心病类型和程度的关系.方法分离冠心病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测定其化学发光程度的变化,对其发光强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发光的峰值和积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中性粒细胞的发光强度与磷酸肌酸激酶(CPK)的峰值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增强,反应其氧化能力增强,其程度与心肌缺血程度和心肌坏死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白细胞(PMN)是体内重要的炎症细胞,PMN凋亡是其介导的炎症反应终止的最主要步骤。在炎症控制与治疗中,明确PMN凋亡在全身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有利于为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的中性粒细胞(PMN),用罗氏染色(Romanowsky stain)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胞浆中含有两种颗粒:嗜天青颗粒(又称初级颗粒)和特异性颗粒(又称次级颗粒)。嗜天青颗粒为粗大的紫红色,在原始粒细胞阶段很少或见不到,至早幼阶段含量最丰富。随着细胞的成熟,酸性粘蛋白合成增加,并与嗜天青的碱性颗粒形成复合物,从而失去嗜天青的特性。故自中幼阶段以下,嗜天青颗粒已变得不明显,甚至已见不到,而让位于细小、不规则的特异性颗粒。然而,在电子显微镜下,即使成熟的PMN,嗜天青颗粒仍可见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初治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入院时的护理治疗1.1入院介绍:护士要热情、和蔼可亲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和有关事宜,若有事可按床头的传呼器等,以消除患者对住院的陌生感。1.2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呵护可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