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23篇
  免费   3045篇
  国内免费   983篇
医药卫生   76351篇
  2024年   760篇
  2023年   2365篇
  2022年   2733篇
  2021年   3175篇
  2020年   2440篇
  2019年   1936篇
  2018年   738篇
  2017年   1516篇
  2016年   1741篇
  2015年   1946篇
  2014年   3903篇
  2013年   3264篇
  2012年   4325篇
  2011年   4395篇
  2010年   3883篇
  2009年   3265篇
  2008年   3344篇
  2007年   2893篇
  2006年   2778篇
  2005年   2855篇
  2004年   2765篇
  2003年   2789篇
  2002年   2303篇
  2001年   2284篇
  2000年   1650篇
  1999年   1388篇
  1998年   1379篇
  1997年   1482篇
  1996年   1450篇
  1995年   1048篇
  1994年   904篇
  1993年   646篇
  1992年   507篇
  1991年   390篇
  1990年   333篇
  1989年   505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穴位埋线是长效针灸,是在传统针具和针法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针灸技术的发展和延伸,穴位埋线的核心技术是穿刺技术,穴位埋线的三大要素中,针具、埋藏物、穿刺技巧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针具的改进成功实现了穴位埋线疗法的第一次飞跃,埋藏物的改进成功实现了穴位埋线疗法的第二次飞跃,穿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穴位埋线疗法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创新组方"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防治气阴两伤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创新组方"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14天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观察肺功能变化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11%、73.3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口干、胸膈满闷、咯痰等主要症状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P0.05),第1秒用力肺活量、最大肺活量、1秒率及呼气峰流速值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TNF-α、TGF-β、IL-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以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因子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χ~2=11.027,P0.05)。结论创新组方"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防治气阴两伤证放射性肺炎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且用药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扁桃体炎患儿86例,电脑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针刺。比较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扁桃体大小、扁桃体充血、分泌物、咽痛、发热、刺激性咳嗽、阻塞感、腭弓充血粘连、出汗、口渴、倦怠、泛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次症状消失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IgG、IgA、IgM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NO、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头孢硫脒是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有效方案,该方案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5.
李绵莎 《新中医》2019,51(7):250-252
引《黄帝内经》《难经》等重点篇章和后世学者的论述,对中医经典中的针刺调气思维和选穴方法进行论述。认为针刺是通过调气来治疗临床疾病,以脉诊测气机,定得气,准确取穴是实现调气的关键步骤,可使用四时脉法、人迎气口脉法、三部九候脉法来选经择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背肌筋膜炎患者86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予以推拿治疗,观察组43例予以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痊愈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而对照组仅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有下降,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突出,可缓解背部疼痛、恢复功能活动,并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一定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全国名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武连仲教授用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概括出针刺的理、法、方、穴、术,其创立的"通经止痛"针刺疗法在临床中疗效佳,武老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时,取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具有走窜针感的经穴为主穴,其配伍精确,组方严密,手法独特,可供临床参考。本文将武老运用"痛经止痛"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经验从"理、法、方、穴、术"方面做浅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更年期抑郁症女性激素水平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80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盐酸舍曲林口服;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HAMD评分、实验室指标血清FSH、E2、5-HT及GAB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雌二醇(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5-HT、GAB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疗效显著,有助于优化更年期抑郁症女性激素与神经递质水平。  相似文献   
9.
赵淑萍 《陕西中医》2019,(7):954-956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宣肺平嗽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风邪犯肺证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CVA风邪犯肺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敷贴联合口服宣肺平嗽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对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降低,TGF-β1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_4~+及CD_4~+/CD_8~+升高,CD_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_4~+及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77%与2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敷贴联合宣肺平嗽汤治疗CVA风邪犯肺证患儿,可促进患儿的免疫平衡状态的恢复,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儿咳嗽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的疗效及对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9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位一体"针法+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2组疗程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肢水肿分级、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肩手关节活动度、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肢水肿分级和腋静脉、肱静脉、肘正中静脉、桡静脉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周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活动度和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屈曲、拇指指间关节屈曲角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疗效确定,不仅能促进上肢水肿消退,缓解疼痛,提高肩手关节活动度,还能改善上肢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上肢静脉血流、促进静脉回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