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7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332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癌变.畸变.突变》2006,18(5):377-377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其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政府的卫生决策和医学教育,指导医师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科研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被誉为21世纪的临床医学。循证医学是遵循最佳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2.
李时珍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药物学家,而且其临床造诣极深,堪与明代之前的诸大医家相媲美。纵观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留下的治疗妇科病的丰富资料看,言李时珍为妇科大师毫不为过。李时珍的妇科学术思想对后世在妇科方面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基础作用,今就李时珍的妇科学术思想作如下几个方面探究。  相似文献   
3.
李培生教授是全国知名老中医,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主编了全国多种<伤寒论>教材,声名远播海内外.1978年我考入贵阳中医学院首届中医研究班,学习<伤寒论>用的就是李培生教授主编的教材.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有全国名老中医袁家玑教授、李昌源教授等老前辈.袁家玑教授与李培生教授同年,是多年的老朋友.袁老也是李培老主编的<伤寒论>教材的主要编写者之一,教学中曾提及教材编写中的一些趣事,对李培老的学术风范、道德文章十分赞赏,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杰出医家黄竹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彦 《国医论坛》2003,18(4):50-51
黄竹斋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中医学家。是文简要介绍了黄竹斋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治学主张和临床经验,旨在承取先辈思想和经验,进一步振兴中医。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本刊讯]据记者杨鸿恩报道: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以团结全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己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拥护与欢迎。该会目前拥有数千名会员、36个专业委员会。学会自1978年成立尤其是近10年以来,非常重视学术继承工作。先后自办或与中华中医药学会等联合举办了全国范围的刘守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李东垣诞辰807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王好古学术思  相似文献   
6.
刘宝厚教授、主任医师年近八旬,1957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1959年至1962年参加甘肃省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班。从事中西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五十余年,专注研究肾脏病三十余年,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家和肾脏病学专家。刘老有独到的中西医结合思路和肾脏病诊疗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7.
研究《金匮要略》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于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上,而不是某些证或某些方。这里涉及到如何看待病与证以及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以《金匮要略》的基本学术思想立论,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整体论思想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体系,首先注重的是病;辨证方法的确立是由在发病学上具有不同性质特点的疾病所决定的;四诊所得的各种临床信息是为了辨病然后辨证;只有正确把握病与证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治未病”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9.
苏涟,男, 1927年9月生,云南省昆明市人。云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云南省荣誉名中医,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省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顾问。195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医学院6年制本科,先后师从名中医苏镜川、鲁之俊、蒲辅周、聂焕然等学习中医、针灸,并结业于云南省首届针灸班、中医骨干班、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传染病高级医师进修班。曾任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云南中医学院副院长,中国、西班牙两国联办的“加泰罗尼亚—云南”中医学院第一副董事长、科教委员会主席,卫生部麻醉品专家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0.
清代名医王清任,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在《灵》、《素》及前贤学术思想影响下,勇于创新,历时四十二载著成《医林改错》。其重视气血,兼顾标本,独创补气消瘀之说,擅用祛瘀活血之治,创立并修改古方共三十三首,充分体现了王氏的学术风格。总结其治疗思想,大体反映在:1、治未病,不失时机。有病早治,既病防变,见微知著,重症知变。2、护本元,强调气血。王氏治疗思想的特色在于对人体气血的重视和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