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工业技术   4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articles and gases can deposit from the atmosphere to polar snow by several mechanisms. Dry deposition can be considered to consist of three steps: aerodynamic transport from the free atmosphere to the viscous sublayer near the surface, boundary layer transport across the sublayer, and interactions with the surface. The particle dry deposition mass flux is dominated by the largest particles present in a size distribution. Wet deposition includes in-cloud and below-cloud scavenging, where the former refers to uptake of particles during nucleation of cloudwater as well as scavenging of particles and gases by existing droplets and ice crystals. Of all the wet deposition mechanisms, nucleation scavenging is often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particles in the polar regions. Finally, incorporation of particles and gases into fog droplets and subsequent settling of the fog to the snow surface can be an important removal process in regions of frequent fog. For Summit, Greenland, the total deposition of MSA, SO42-, Na+, K+, and Ca2+ during May 24-July 13, 1993 was dominated by wet deposition: this mechanism accounted for an average of 62% of the total deposition for these species. Fog and dry deposition accounted for 21% and 17% of the total,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ll three mechanisms may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estimating total deposition of certain chemical species to polar snow.  相似文献   
2.
2008年初南方地区抗击雪灾中大量使用融雪剂清除冰雪,进而引发对融雪剂所带来危害的关注,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融雪剂对钢筋混凝土路面的腐蚀危害,提出合理除雪和科学使用融雪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暗原色先验算法在处理含有大面积明亮区域的有雾图像时,复原图像会产生严重色彩偏移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点的透射率修正方案.在分析暗原色先验去雾原理以及复原图像色彩偏移成因的基础上,对去雾模型进行推导,使用暗通道亮度与大气光数值接近度及像素通道间数值接近度作为明亮区域判定机制,得出更具普适性的透射率求取方法.明亮区域采用容差机制纠正错误估计的透射率,非明亮区域仍采用原透射率求取方式,并首次将改进算法应用到雪天模糊图像清晰化中.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使去雾图像清晰自然,可有效修正色彩失真.  相似文献   
4.
积雪时空变化作为表征增暖背景下冰冻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1961—2016年中国545个气象观测站的积雪日数、积雪深度日值数据和3个海气环流因子,通过多种统计方法,诊断中国积雪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积雪与海气环流因子的时频相关性。结果表明:(1)1961—2016年中国积雪日数和深度在波动中呈缓慢增加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年代分段变化特征。中国积雪日数和深度均具有30a和50a的周期振荡特征,其中积雪深度在1969年发生突变。(2)1961—2016年中国气候态积雪日数和深度具有明显的南低北高的空间分异特征,尤其是东北、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的积雪较多分布。中国积雪多寡具有明显的年代和区域分异特征。(3)在变化趋势上,1961—2016年中国积雪日数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趋于增多;而积雪深度除上述区域外,在华北、西北和江淮东部也趋于增多。在波动特征上,中国积雪日数和深度在华南南部、云南和四川东部波动较大,其它地区波动相对较小。(4)与海气因子时频关联性上,中国积雪与不同海气因子关联性不同,且与同一因子在不同时段的关联性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基于GPU粒子系统的大规模场景高效雨雪实时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治中  刘直芳  李纲  梁威 《计算机应用》2010,30(5):1398-1401
粒子系统实现的雨雪效果能有效增强三维场景的真实感,传统基于中央处理器(CPU)运算模拟的粒子系统占用了大量CPU运算时间,难以达到实时模拟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的(GPU)运算的粒子系统来模拟的雨雪场景。该方法通过在GPU中重复使用消亡粒子在视点坐标系内生成新粒子,并在几何着色器中将粒子的点坐标转换为矩形坐标,将CPU从复杂庞大的几何运算中解放出来,从而大幅增加了场景绘制的微粒数,使雨雪场景模拟的实时性和逼真度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道路积冰不易清除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微波加热清除道路积冰的设想.通过实验证实了冰不易吸收微波,而路面材料能够吸收大量微波.因此,微波能够透过冰层加热路面,使贴近路面的冰层融化,消除冰层与路面之间的结合力,然后就可以很容易地利用除冰机械对其清除,这样,就消除了纯机械除冰的弊病.  相似文献   
7.
利用视频检测系统采集城市快速路冰雪路面上的交通数据,对城市快速路冰雪路面交通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冰雪路面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探讨了城市快速路冰雪路面上车速变化、车头时距分布特性,对比分析了冰雪路面与非冰雪路面上城市快速路交通流量与速度的关系,并建立了冰雪路面快速路交通流量与速度关系模型.研究成果将对寒地城市快速路的运营、管理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玫瑰和雪菊为原材料,采用超声波水提法制备天然玫瑰雪菊混合浓缩液,分别与山梨酸钾(1.0g/kg)和Vc(0.1 mg/mL)进行抗氧化与防腐效果比较,并将混合浓缩液应用于预调理牛肉片的贮藏保鲜实验.结果表明:玫瑰雪菊混合浓缩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可以达到82.50±0.06%和80.26±0...  相似文献   
9.
雨雪天气下特高压交流单回试验线段电晕损失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在雨天、雪天气象条件下的电晕损失特性,基于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单回试验线段展开实测研究,采用研制的光电数字化输电线路电晕损失监测系统,实现了试验线段电晕损失全天候条件下实时在线测量,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不同降雨率及大雪气象条件下电晕损失。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运行电压下,特高压交流单回试验线段雨天单相单位长度电晕损失约为20~60 W/m,在大雪气象条件下,根据监测结果,特高压交流单回试验线段单位长度电晕损失最大值为:边相达到53.54 W/m,中相达到62.95 W/m,与等值降雨率推算结果较为符合。电晕损失随降雨率增大呈非线性增长,在大雨条件下逐渐趋于饱和,并初步获得8×LGJ-500/35分裂导线降雨率与电晕损失拟合模型。该试验获得的特高压交流单回试验线段电晕损失实测结果,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设计及运行经济性衡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顶盖雪压静态仿真分析方法的雪压计算值与测试值存在偏差,并且不能反映顶盖实际变形的位置和整体变形模式。为改进静态仿真分析方法,提出一种非线性显式计算的动态仿真分析方法,并以某乘用车为例,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靠性及有效性,为顶盖的研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