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8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免疫荧光(IF)和电镜(EM)技术对新疆出血热(XHF)及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在Vero E_6及LLC-MK_2两株传代细胞上进行了比较。两种病毒感染两株细胞后免疫荧光染色有两种不同的荧光形态特征,两种病毒对细胞的敏感性明显不同,XHF病毒在LLC-MK_2细胞上感染后6~8天可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而EHF病毒感染此细胞后则不引起病变。电镜观察到两种病毒在LLC-MK_2细胞中都能形成与布尼病毒相似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2006年新疆且末县饮水氟砷及地方性氟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疆且末县生活饮用水氟、砷含量及地方性氟中毒(下简称地氟)病情. 方法 2006年5~9月对且末县30个行政村饮用水氟含量和15个行政村水砷含量进行了筛查,对20个行政村降氟、降砷改水工程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及水氟、水砷含量检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检查3 164人,其中8~12岁学生检查1 242人,成人检查1 922人.结果 且末县56.3%地下水水氟含量偏高,水砷不高,儿童氟斑牙率40.41%. 结论 新疆且末县尚有部分居民患地氟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新疆伊宁市初治涂阳肺结核流行特征,并分析影响其治疗结局的因素,为该地区的结核病疫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伊宁市2010—2019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及诊断信息。人口学信息来源于2010—2019年《伊犁州统计局统计年鉴》,流行特征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纳入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9年新疆伊宁市共报道了4728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7.16/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范围为66.55/10万(391例)~127.29/10万(727例),在4728例初治涂阳患者中,HIV检查阳性患者共665例,HIV-TB双重感染年均登记报告率为12.57/10万;男性2922例,女性1806例,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62∶1;16~45岁[66.96%(3166/4728)]、少数民族[84.40%(3973/4728)]人群多发;患者来源主要以转诊为主,占比为42.49%(2009/4728);患者主要为Ⅲ型肺结核[94.20%(4454/4728)];初治涂阳肺结核流行期集中在每年的3—5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强化期督导(OR=0.015,95%CI:0.003~0.077)、全程督导(OR=0.067,95%CI:0.014~0.314)、全程管理(OR=0.045,95%CI:0.004~0.526)、系统管理(OR<0.001,95%CI:0.000~0.001)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更易治疗成功。结论 2010—2019年伊宁市初治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应重点关注男性、中年、少数民族人群,在3—5月期间对以上高危人群进行结核病筛查;加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系统管理和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新疆乌头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资源概况,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查阅文献、标本与实地调查的方法.结果 初步调查了新疆东疆和伊犁地区乌头属植物种类,有白喉乌头、准噶尔乌头、林地乌头、伊犁乌头、空茎乌头5种.结论 新疆乌头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以白喉乌头和准噶尔乌头为主,资源丰富,值得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作为新疆特有的濒危药用植物,新疆阿魏的资源分布区域和数量对其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采用低空遥感和地面样方调查,对新疆阿魏地理空间分布和数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低空遥感调查结果首次清晰确定新疆阿魏的地理分布区域,将已知的“阿魏滩”扩大到附近5个山头,覆盖范围约0.88 km2,建议扩大围栏保护面积。同时,低空遥感影像分析出的分布区域内黄叶新疆阿魏(直径在0.3 m 以上)数目大约为3 191株。而地面样方调查得到直径在0.3 m以上的黄叶阿魏数目为2 752株,两者之间误差为14%。并确定了新疆阿魏低空遥感监测的时相和监测范围。结论:低空遥感技术具有快速获取新疆阿魏分布现状的优势,可有效评价新疆阿魏资源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岛市崂山二中新疆班高中学生急性阑尾炎高发病的原因,对实施预防干预及提高群体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青岛地区新疆高中班学生急性阑尾炎发病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2~2005年急性阑尾炎平均年发病率为2.24%(30/1338),明显高于青岛本地班学生(P<0.01);2006~2007平均年发病率为0.67%(5/750),较前几年明显下降(P<0.01)。饮食因素、生活方式、自然地理变迁及种族因素对高发病起到重要作用。结论青岛地区新疆高中班学生急性阑尾炎高发病率是自然地理、社会地理以及医学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口岸地区本底小型哺乳动物种群及家、野栖鼠类的动态变化,识别外来物种,预测、预报传疫信息.方法 在本口岸及周边区域6大生态环境中进行调查,对比既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捕获兔形类1种、啮齿类16种、食虫类2种、食肉类1种、翼手类1种,即5目9科15属19种1022只.并对口岸输入种进行了分析.结论 家栖鼠类褐家鼠为优势种,野栖鼠类大沙鼠为优势种,这两大家、野栖鼠类的代表性种群,其主要传播媒介已发生交换和转移,加之印鼠客蚤的参与是鼠间到人间鼠疫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新疆执行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2001~2010年)中期目标达标情况。方法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2001~2010年)》中期评估实施方案,在各地区、县完成自查评估的基础之上,由自治区抽查复核,收集分析评价资料,汇总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2001~2005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324 519人次,免费胸部透视290 317例,免费初诊查痰193 084人次,免费拍摄胸片144 395例,累计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9 568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63 376例(新发涂阳病人49 559例,复治涂阳13 750例),新发涂阴36 192例,98%以上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落实了免费治疗和管理。规划实施5年来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70%以上,治愈率达到90%以上,肺结核病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新疆按期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的中期任务指标,国家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的实施,有利地促进新疆结核病控制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疆野生啮齿动物的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存在状态.方法应用乙肝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和乙肝表面抗体诊断试剂盒,对野生啮齿动物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的阳性率为17.8%(24/135)、长尾黄鼠(Citellus undulatus)阳性率为17.4%(12/69)和赤颊黄鼠(Citellus erythrogenys)阳性为(8/15).结论血清学调查表明,野生啮齿动物血清中存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map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native medicinal plants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To find the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and to giv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medicinal plants in Xinjiang region. Methods Firstly, we compiled the distribution data of native medicinal plants at a county level in Xinjiang region, including the source plant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 Uygur Medicine(UM), and Kazak Medicine(KM); Secondly, we divided the distribution data into grid with a resolution of 0.1°× 0.1° and overlaid it on the topography and climate data in Arcgis 10.0; Finally, we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s of medicinal plant richness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ith ordinary least square(OLS) regressions and partial regressions. Results UM has more non-native species in Xinjiang region than KM.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medicinal plants is high in Altay Mountains,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and part of Kunlun Mountains. The richness of medicinal plants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vascular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nd climate, and further,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vascular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re higher than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climate. The whole plant, root rhizome, and seed fruit are more frequently used than stem and leaf for CMM in Xinjiang region. Conclusi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edicinal plants are concordant with vascular plant species, which c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in t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this region.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current nature reserves is a low-costing approach to the conserva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although they were not originally established for medicinal plant protection. Nevertheless, it is urgent to further study the distributions and protection statu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the nature reserves of Xinjiang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