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索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期间,顺行选择性脑灌注(ASCP)含丙酮酸钠(Pyr)的血液能否有效缓解氧化应激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5只新西兰兔,18只作为供血兔,27只用于建立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9)、ASCP组(n=9)和Pyr组(n=9)。Sham组麻醉后开胸,建立体外循环但不转机;Pyr组在DHCA中ASCP含Pyr溶液(154 mmol/L)与血液的混合液;ASCP组则为氯化钠溶液(154 mmol/L)与血液混合液。在麻醉后(T1)、降温至28℃(T2)、开放升主动脉后10 min(T3)、停机后10 min(T4)及停机后120 min(T5)五个时点采集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动脉血气和采集颈静脉球部血液。停机后安乐死动物并进行脑组织取材。检测样本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S100B蛋白含量。结果 ASCP组MDA含量高于Sham组和Pyr组(P0.05)。ASCP组SOD活性低于Sham组和Pyr组(P0.05),与Pyr组在T3、T4和T5三个时点血浆S100B蛋白较组内T1时点高(P0.05),ASCP组T3、T4和T5时点血浆S100B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同时点的Sham组和Pyr组(P0.05)。结论 DHCA期间ASCP含外源性Pyr的血液可通过缓解氧化应激发挥较为完善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丙酮酸钠对促进牛型结核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丙酮酸钠对烫伤休克大鼠肾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50%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烫组、烫伤组、氯化钠组和丙酮酸钠组,每组6只。应用伊文斯蓝法测定伤后4h肾组织通透性及含水量的变化,检测血肌酐(Cr)及血细胞压积(HCT)变化。结果烫伤后4h单纯烫伤组,氯化钠组肾伊文斯兰含量、Cr、HCT及含水量较假烫组明显增加(P〈0.05),丙酮酸钠组伊文斯兰含量、Cr、HCT及含水量较单纯烫伤组、氯化钠组明显降低(P〈0.05),而与假烫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丙酮酸钠能明显减轻烧伤早期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有助于烧伤后休克及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酮酸钠(SP)在红细胞贮存过程中的防护作用。方法随机取10袋红细胞血液去除白细胞后,每袋通过无菌接管机等量留取两份样本50 mL/袋(n=10),1份加入35 mg/mL的SP溶液8.0 mL为实验组(SP组),另1份加入等量生理盐水(0.9%)为对照组(NS组)。混匀制成悬浮红细胞均按常规方法(4±2)℃保存,分别在d1、d7、d14、d21、d28取样1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红细胞膜表面PS表达和4 mL(分别用生化仪测定FHb,用ELISA法测定人丙二醛(MDA)、人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PASA)及Na~+-K~+-ATP酶。结果 SP组与NS组随贮存时间延长:红细胞膜表面PS阳性表达率(d1:SP组1.27%、NS组1.44%;d14:SP组1.93%、NS组2.56%;d28:SP组3.04%、NS组6.32%)、上清液中FHb浓度(d1:SP组192.34 mg/L、NS组216.70 mg/L;d14:SP组281.37 mg/L、NS组379.28 mg/L;d28:SP组615.93 mg/L、NS组859.54 mg/L)均上升,NS组较SP组上升快自d14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清液MDA浓度上升,SP组增速低于NS组,自d14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清液PASA、Na~+-K~+-ATP酶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NS组降低较PS组快,PASA自d21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K~+-ATP酶自7d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红细胞贮存过程中,SP明显降低了MDA、FHb水平,稳定了Na~+-K~+-ATP酶活性,延缓了红细胞膜PS外翻,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索利用噬菌体裂解法测定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更佳实验条件、时间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已建立的PhaB法;但在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4%的丙酮酸钠作为探索实验对照组。然后观察原已建立的PhaB法与加入丙酮酸钠后实验对照组这两者间的空白管溶菌斑数量以及药物最佳作用时间,并以此对86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试验,最后与比例法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丙酮酸钠后的实验对照组,其空白管溶菌斑平均有71个,而PhaB法空白管溶菌斑平均只有53个,两者间平均有18个溶菌斑的差异;药物与细菌的作用:实验对照组1d时间与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有90.7%的符合率,2d时间为87.2%,PhaB法的符合率是88.4%。结论 在已建立的PhaB法基础上,于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丙酮酸钠,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及缩短药物与细菌的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有丙酮酸钠的红细胞保存液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体外贮存红细胞(RBC)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非T2DM常规RBC保存液(A组)、T2DM常规RBC保存液(B组)、T2DM丙酮酸钠RBC保存液(C组)。尾静脉取血滤白细胞后,分别于贮存0 d(T0)、7 d(T1)、14 d(T2)、21 d(T3)、28 d(T4)观测各组RBC的形态结构,检测RBC中二磷酸甘油酸(2,3-DPG)、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及乳酸(LA)的含量,对体外贮存14 d的RBC进行PKH26标记,于静脉回输后1h、4 h、10 h、16 h测定RBC在体内的存活率。结果:T0时A组RBC形态完好,明显优于B组和C组;随贮存时间延长,各组RBC形态逐渐变成棘球形,B组和C组RBC棘形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C组棘形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与A组比较,不同时点B组和C组2,3-DPG含量下降,ROS、MDA增加(P<0.05),其中C组2,3-DPG含量高于B组、ROS和MDA含量低于B组(P<0.05)...  相似文献   
8.
用ALT赖氏法试剂盒内丙酮酸钠标准液作为ALT赖氏法检测室内质控物,每次随样本一同检测,与购置的质控血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丙酮酸钠优于质控血清,结果稳定可靠,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10.
丙酮酸钠作为一种常见的丙酮酸盐,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丙酮酸钠可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测定,也是常用的医药原料、食品添加剂和减肥膳食补充剂等。丙酮酸钠具有抗氧化、抗炎、预防代谢性酸中毒、改善能量代谢障碍等作用,且其抗休克、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具有治疗优势。本文就丙酮酸钠的药理学作用进行整理综述,以期进一步探究丙酮酸钠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