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园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了贵州梵净山茶园土壤中14种微量元素含量,方法简单、准确、迅速,有助于全面、迅速地了解茶园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于特色茶叶品质鉴定和指导合理科学栽培茶树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消解-FAAS测定了皖南休宁县茶园不同深度土壤中的矿质元素Cu、Cd、Mn、Zn、Fe、Pb的含量,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皖南土壤中矿质元素Cu、Cd、Mn、Zn、Pb 5元素含量随土壤深度呈递减趋势,土壤表层的矿质元素(Cu、Cd、Mn、Zn、Pb)含量高于深层的,这与施肥有关,土...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茶园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ang, Da-Yong提出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存在排序错误和权重失真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分割法和极限法,提出新的模糊三角数比较算法。这一算法满足V(M_2≥M_1)+V(M_2M_1)=1和当M_2=M_1时,V(M_2≥M_1)=0.5的统计规律,解决了排序错误的问题.此外,本文提出了新的权重算法,解决了权重失真的问题.最后,将改进后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用于茶园土壤肥力的评价中.结果显示,这一方法能够将决策者的模糊判断清晰化,如实地反映决策者的判断,并最终确定不同茶园的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杭州西郊茶园土壤重金属的积累特点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了杭州市西部近郊、远郊和农村等3个受人为不同程度影响的区块,分析了同为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茶园与附近林地土壤剖面中重金属垂直分布的特点,探讨了茶园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相同区块的茶园与附近林地土壤重金属Pb、Cd和Hg剖面分布相似,均随剖面深度下降,表土Pb、Cd和Hg含量随离城市距离增加而下降,说明研究区茶园土壤中重金属Pb、Cd和Hg的积累主要与大气沉降有关;茶园与附近林地土壤重金属Cu和Zn也随剖面深度而下降,但同一区块中茶园表土重金属Cu和Zn含量明显高于附近林地土壤,说明施肥等农业措施对茶园土壤Cu和Zn的积累有较大的影响;茶园土壤中Cu和Zn的积累与地理位置关系不大。茶园土壤中Cr和Co的积累不明显,并有淋失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云南茶园主要分布于山区,往往与其他地物混合,破碎化程度高,给基于遥感的高精度茶园提取带来困难。破碎化山地茶园的遥感识别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西双版纳北部及普洱市南部山区为研究区,以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易康(eCognition9.0)软件,采用多尺度分割(MRS)方法对影像进行分割,并通过ED3Modified评估影像的最优分割尺度。首先构造了包括14个光谱特征、6个纹理特征和3个空间特征的23维初始特征,通过计算样本的分离度对分类特征空间进行优化,确定了16维最优特征空间。然后应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贝叶斯(Bayes)、决策树5.0(DT5.0)及随机森林(RF)]对研究区茶园进行提取。采用实地调查样点和随机点结合的方法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并比较了不同分类方法的茶园提取精度。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多分类(茶园、森林、农田、不透水层、水体)]结果的总体精度(OA)和Kappa系数分别为(Bayes: 87.73%, 0.70),(DT: 88.52%, 0.72),(RF: 91.23%, 0.78)。三种分类方法对茶园提取的生产者精度(PA)和使用者精度(UA)分别为(Bayes: 67.23%, 75.33%),(DT: 68.84%, 83.83%),(RF: 70.54%, 87.13%);相比于面向对象的RF多分类,面向对象RF二分类(茶园、其他地物)OA和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3.24%和0.07,茶园提取的PA与UA分别提高了5.99%和5.61%;相较于仅利用光谱特征的基于像元的RF多分类,面向对象的RF二分类OA与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23.32%和0.27,茶园提取PA与UA分别提高了21.10%和29.03%。结果表明:采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在对茶园提取方面有应用潜力,尤其面向对象的RF分类精度更高,二分类相较于多分类对于茶园提取更为精细和准确。该方法对于复杂、破碎山地茶园提取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的茶园精细化识别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保健饮品,目前中国茶园面积列居世界首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茶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外人士饮品的选择,不仅因为茶本身的芳香诱人,而且饮茶作为一种保健方式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常称为多酚类,它是茶叶中最重要的保健成分之一,它的药理作用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识。  相似文献   
7.
磷肥对茶园土壤中镉有效性及其生物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培养期内(1,2和4个月),不同磷肥(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及施磷量(P2O50.2,0.5g·kg-1)对镉污染茶园土壤pH值、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及茶树镉吸收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镁磷肥的施加可有效提高茶园土壤的pH值,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对pH值的提高则不明显;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均提高了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且施磷量不同影响规律亦不同,而磷酸二氢钾对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茶树累积镉含量为根茎叶,根系对镉的富集能力极强,向茎和叶部位的迁移量较低;钙镁磷肥的施加可显著降低茶树各部位对镉的吸收累积量,0.5g·kg-1施磷水平下效果尤为明显,而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则使茶树对镉的吸收累积量增加;随着茶树培养时期的延长,土壤pH值和有效态镉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根系吸收镉的量逐步升高,而茎和叶中镉的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外源镧对茶园紫色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外源稀土元素La对茶园紫色土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300 mg·kg-1)La3+对茶园紫色土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而高浓度(≥800 mg·kg-1)则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脲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最优促进浓度分别为100,300和300 mg·kg-1,抑制浓度分别为800,800和600 mg·kg-1。随培养时间延长,La3+对茶园紫色土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刺激作用有减缓趋势。各浓度La3+处理对茶园紫色土脱氢酶均呈显著抑制作用(p0.05),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步增强,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抑制作用有减缓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脲酶分别与蔗糖酶和纤维素酶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蔗糖酶与纤维素酶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脱氢酶与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相关性不显著。脱氢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稀土元素污染茶园紫色土土壤环境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茶园墒情站数据的可靠性,详细分析了BP算法,提出了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降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然后将遗传算法、动量法、自适应学习率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预测茶园环境数据的新方法,方法有效地避免了BP算法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等问题的发生.选取贵州省清镇市红枫湖生态茶园的环境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对PCA-GA-BP环境数据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32%,精度优于BP预测模型.集成了GA-BP模块的茶园墒情站目前已经投入使用,有效指导着茶树的种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同高频泥石流相比,低频泥石流更具有潜在危害性。近年来,低频泥石流的暴发给我国山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山区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低频泥石流沟实地考察以及对近年来我国暴发的约30例典型低频泥石流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从其隐蔽性、活动性、规模和破坏性以及灾情等方面探讨了低频泥石流的特征;以茶园沟为例,采用灰色灾变预测方法,建立灰色灾变预测模型对其进行预测,经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年份一致,并且预测出2042年或2043年前后以及2095年或2096年前后茶园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最后,针对低频泥石流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