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3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1629篇
数理化   419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在不确定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一类带背景状态变量的最优控制模型.在乐观值准则下,利用不确定动态规划的方法,证明了不确定最优性原则,得到最优性方程.作为应用,求解一个固定缴费(DC)型养老金的最优投资策略问题,在乐观值准则下,以工资变量为背景状态变量,建立养老金模型.通过求解不确定最优性方程得到最优投资策略和最优支付率.  相似文献   
2.
在模糊形式背景下研究变精度的模糊信息粒,给出精度为δ的必要模糊信息粒,充分模糊信息粒以及充分必要模糊信息粒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对任意给定的模糊信息粒转化为精度为δ的必要模糊信息粒,充分模糊信息粒及充分必要模糊信息粒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煤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 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煤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4.
5.
基于昆虫复眼技术的全视场运动目标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昆虫复眼的仿生技术为基础,应用线阵CCD图像传感器、CPLD、AVR微处理器及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实现了一种全视场监测系统,能简单而精确地探测出运动物体的角坐标和角运动速度。不仅对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讨论,而且对应用的算法也进行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鞅条件出发 ,推导出了总理赔过程分别为复合 Poisson过程与复合二项过程 ,利率强度波动为带跳的 Poisson过程情形下的调节方程 ,并由此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在事务数据库不变,只对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度进行改变的情况下,针对关联规则的维护问题,设计了一个增量式更新的改进算法AIUA。  相似文献   
8.
9.
像管亮度增益与背景测试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像管亮度增益与背景测试仪的原理,介绍仪器的组成以及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In order to obtain mechanically stable membran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imprinted polymer was synthesized in the pores of polyfluoromembrane, the binding and transport ability of the membrane were stud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