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39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人体胆结石中的铜、锌、钙、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人体胆结石中铜、锌、钙、镁元素含量的测试条件及介质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合于医学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糖蛋白/胆红素钙水溶性复合物的形成及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减法、二阶导、退卷积和曲线拟合等先进光谱技术,紫外可见光谱,ICP-AES分析方法,对不同质量比的α-酸性糖蛋白(AGP)和胆红素钙(CaBR)反应后的滤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GP和CaBR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导致AGP二级结构的有序性增加,CaBR的水溶性增大,两者形成了可溶性的AGP/CaBR复合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用Nicolet 170 SXFT-IR红外光谱仪观测磁疗手术胆结石、磁疗破碎排出胆结石及服中草药破碎胆结石的红外光谱,分析并比较了它们的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不同的溶剂对溶解前后的胆色素类结石进行了主要元素的控制,同时对特征色素类结石进行了有机元素分析,通过比较溶解前后超微结构和各种元素含量的变化,认为胆红素与金属离子,尤其是钙及其后二阶金属离子,形成了胆色素盐或配位络合物,并与糖蛋白等螯合成了大分子复合物。这是胆色素类结石难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丛日明 《数学通报》2001,(11):45-46
我曾患胆结石 ,去医院经超声波检查 ,只能确定结石的大小 ,不能确定结石的准确位置 ,因而无法确定临床手术时刀口的准确位置 ,这是因为 ,如图 1所示 ,从医学解剖图上看 ,标号 1 8处为胆囊底 ,1 9处为胆囊体 ,沿着从 1 8到 1 9的方向接下来是胆囊颈和胆总管 ,而在如此之大的胆囊区域内 ,均有可能存在结石 .又因为胆囊颈和胆总管的正前方是胃和肠 ,而胃和肠均不能透过超声波 ,所以超声波必须沿着从 1 8到 1 9这个倾斜方向透入人体 .图 1为了确定临床手术时刀口的准确位置 (目的在于缩短手术时间 ,切开最小刀口 ,减轻患者痛苦 ) ,我与手术主刀…  相似文献   
6.
7.
8.
刘刚  邢达  王海珉  吴杰 《光学学报》2002,22(4):41-446
用氯仿、乙醚、乙醇和盐酸等溶剂溶解一组人体胆结石,获取难溶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难溶剩余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结石难溶物主要由胆红素盐和蛋白质组成,结石中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构象为主,其中α螺旋构象成分较多。讨论了蛋白质在胆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贾淑梅 《应用数学》2002,15(2):113-116
根据研究胆结石成因的实验中所形成的层状结构,我们借鉴于随机伊辛模型的思想提出了胆结石形成的一个随机模型。  相似文献   
10.
人体胆结石难溶物的扫描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胆色素型和混合型胆结石经氯仿、乙醇、乙醚、盐酸等溶剂溶解剩余的主要组分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胆红素盐、蛋白质、脂肪酸盐、碳酸钙等为难溶物;棕色色素胆石中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似a-螺旋为主。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在色素型和混合型胆石难溶物中都出现了可能为蛋白质的薄膜带状物,讨论了难溶物与结石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