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数理化   73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工作温度和环境对油田开发用钕铁硼永磁体磁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改善钕铁硼永磁体耐热、耐蚀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化学复合镀技术在工业中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运用SEM、AES和XPS等手段对用化学复合镀制得的Ni P PTFE镀层的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分析 ,并就其耐腐蚀性能与前期得到的Ni Sn P[1 ] 、Cu Sn P[2 ] 、Ni P CeO2 [3] 、Ni P SiO2 [4] 镀层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含量一定的PTFE(聚四氟乙烯 )的共存增强镀层的耐腐蚀性及镀层表面的润滑性。1 实验部分1 1 仪器日产D/MAXⅢA型X 射线衍射仪 ,铜靶 ,管压 2 5kV ,电流 1 0mA。国产JJC 1型润滑湿角测量仪。美国PERKIN ELMERP…  相似文献   
4.
通过金相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金相定量图象分析仪、非水电解分离夹杂 ICP方法分析固溶稀土含量、电化学腐蚀性能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在耐候钢中存在的形式、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尺寸、分布及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镜、图像分析仪和电子探针对低氧低硫的10PCuRE耐候钢板坯进行了观察和检测,采用干-湿周浸室内加速试验方法测得了试验钢的腐蚀率.用电化学方法测得了带锈样的阳极极化曲线.研究得出对于S:~0.004%,O:~0.002%的10PCuRE耐候钢,最佳稀土含量为0.0065%~0.012%,此稀土含量对非金属夹杂物的变质作用和耐蚀性能的提高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Zn-Fe-SiO2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及其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硫酸盐体系中电沉积制备了Zn-Fe-SiO2复合镀层,并研究了工艺因素对镀层SiO2含量的影响.随着电流密度由4.8A/dm2增加到6A/dm2时,镀层中SiO2的含量由0.21%上升到0.47%,但是当电流密度继续增加到7.2A/dm2时,SiO2含量反而下降到了0.18%.当镀液中SiO2浓度由20g/L增加到60g/L时,镀层中SiO2含量由0.40%上升到0.51%.当镀液pH值由2增加到4时,镀层中SiO2含量由0.22%上升到1.17%.采用5%NaCl溶液浸泡试验考察了Zn镀层、Zn-Fe合金镀层与Zn-Fe-Si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并研究了镀层中SiO2含量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Fe-SiO2复合镀层无需钝化处理,其耐蚀性优于Zn镀层及Zn-Fe合金镀层,并且镀层的耐蚀性随着镀层中SiO2含量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铈对光亮镀锌层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铈对光亮镀锌层耐蚀性的影响,发现当镀液中铈盐浓度为0.1~0.2g/L时,镀层耐蚀性提高约35%。化学分析及X射线衍射试验表明,微量铈进入了镀层,并促使晶面产生取向效应。对镀液的若干性能测试证明,微量铈的加入,对基液的性能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非晶态Fe-W合金镀层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Fe-W非晶态镀层在铬酸盐钝化液中进行化学钝化与电化学钝化,使之形成含铬钝化膜。阳极极化曲线说明,钝化后镀层的孔蚀电位向正向移动了约1.68V;Fe-W非晶镀层在氯化钠溶液中浸泡近1h表面发生严重腐蚀,而经钝化处理的镀层浸泡1个月,表面无变化,仍具有金属光泽。  相似文献   
9.
“黑漆古”耐腐蚀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漆古”铜镜的表面由非金属层和过渡层组成,价电子结构分析指出,非金属层主要成分Sn1-xCuxO2具有与SnO2相近的稳定性,而实验数据分析发现,过渡层中,δ相铜锡合金与Sn1-xCuxO2的相界上存在着重合位置点阵(CSL)结构,这种结构降低了相界面上铜原子的能量,使这部分δ相晶粒也十分稳定,从而使整个“黑漆古”表面具有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用俄歇能谱仪对比研究了添加0.2%Y对高硅不锈钢在93%H2SO4介质中所形成的钝化膜中各元素浓度分布的影响,添加0.2%Y增大了SiO2在不锈钢钝化膜中的比例,从而使合金中Si可充分形成富SiO2的钝化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