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数理化   4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首先运用模糊评价方法结合中小企业选择信用担保机构现状,构建了当前我国信用担保机构5种标准信用等级的模糊向量,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择近原则”得到m个等待选择的信用机构所处于的最为“贴近”的标准信用等级,从而为我国中小企业选择可靠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分析了用于NO分解反应的分子筛催化剂Cu,Me-ZSM-5中的第二种交换阳离子Me对其活性的影响.根据模式识别二维分类图,很好地预报了不同活性的催化剂.并初步讨论了引入共交换金属离子导致催化剂活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奇异类内离差矩阵条件下的Fisher最优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塔山 《数学理论与应用》2004,24(2):109-111,82
特征提取是模式分类与识别的重要环节,Fisher最优判据是特征提取的基本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奇异类内离差矩阵条件下Fisher最优判据的新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4.
观察、比较正交信号校正(OSC)滤噪前后, 用不同的模式识别方法对正常成人血清代谢组1H NMR谱进行分析的效果, 以探讨NMR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临床研究和疾病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78例正常成人在采血前按常规要求禁食8 h, 记录血清一维600 MHz氢谱后, 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以及簇类的独立软模式法(SIMCA)对氢谱进行模式识别分析. 结果表明: 虽然采血前并无其它诸如饮食、生活方式、生理周期等方面的严格限制, 采用OSC 滤噪后, PLS-DA能够完全区分不同性别的血清氢谱, 其判别能力优于PCA和SIMCA. 而且采用OSC滤噪与文献报道的未经OSC处理的PLS-DA法获得的与性别分类有关的主要NMR积分区段基本相同. 从OSC去除不同数目的隐变量后所致的PLS-DA模型的性能改变可见: OSC去除两个隐变量时, 前两个隐变量的特征值明显比后面的大; 剩余残差为20.82%, 即去除了79.18%的X变量中与反应变量Y不相关的系统变异. 此时PLS-DA计算所得的隐变量个数为1; 而不使用OSC或用OSC去除一个隐变量时, PLS-DA所得的隐变量个数分别为3和2. 作为PLS-DA模型质量的评价指标, R2X表示PLS-DA模型计算所获得的隐变量反映自变量X的变异的百分比, R2Y则表示隐变量反映因变量Y的变异的百分比, Q2 (cum)为交叉验证后PLS-DA模型所获隐变量能够预测X和Y变异的累计百分比. R2X在OSC去除两个隐变量时达到最低值, 表明此时PLS-DA计算模型包含的系统变异最少; R2Y与Q2 (cum)都达到80%以上并趋于稳定, 说明OSC去除两个隐变量时PLS-DA模型的质量优良. 显然, OSC可去除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降低临床样本的不均一性, 这对于NMR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临床研究至关重要. OSC滤噪去除的隐变量个数应根据剩余残差、去除隐变量的特征值大小、PLS-DA模型计算所得的隐变量个数和反映模型质量的相关指标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分段式离子系列谱编码方法,实验证明具有很好的结构表征能力。本程序主要是以模式识别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对未知物谱图的KNN分类,进而得到未知物的主要结构特征。这个程序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在化学中的若干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梅  唐波 《分析化学》1994,22(3):261-264
本文通过我们应用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新化合物、熔盐相图以及复杂化学反应体系的研究,展示应用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物理化学理论相结合,研究化学现象的可能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Hansch等创立QSAR法以来,药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已获得较大的进展。本文将模式识别法用于芬太尼衍生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将该类药物的分子结构看作与生物活性具有对应关系的表现形式——模式,以药物分子结构中有关取代基的多个量子化学参数为数量化的模式向量成分。将已知生物活性的药物作为模式识别训练点,则所得模式识别分类图反映了该类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其量子化学结构特征参数间的统计学意义的关系。它既可用来探寻高效药物的结构参数,又能预测新设计药物生物活性的等级或类别。  相似文献   
8.
用计算机多元分析研究冠心病微量元素谱,识别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者;非线性映射法判别率男性86.6%,女性96.2%;SIMCA差别法正确回判率男性85.0%,女性88.3%。  相似文献   
9.
化学模式识别技术评价中药厚朴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产地和市售的二十四种厚朴药材及饮片的萃取液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紫外光谱分析;对所得数据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分类,概括出不同样品化学成分的异同,认为大叶木兰可做为厚朴的代用品,而在陕西安康购得的样品不应做厚朴使用,后者经生药学鉴定为厚朴伪品凹叶木兰。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为寻找药材的代用品、评价中药质量及鉴定伪劣药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沈赤  王沛明 《化学通报》1991,(7):47-48,46
相图在冶金、材料、化学、化工、矿物、地质、物理等许多科学领域中已成为解决实际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相图本身直观上给出了大量的信息,如体系在平衡条件下存在有哪些相、每相的组成、各相之间的相对数量有多少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