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篇
数理化   1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扈生彪  马海成 《数学研究》2002,35(3):338-341
给出了线和n-2的n阶(0,1)-矩阵的最大积和式的积分表达式,并证明了该积分表达式与[1]得到的组合表达式等价。  相似文献   
2.
高玉 《应用声学》1991,10(3):46-47
上海超声波仪器厂与郑州铁路局共同研制的JGT-5钢轨探伤车,是一种智能化,数字化并配有手推车的专用超声探伤设备。它有五个通道,能同时用超声脉冲反射法和穿透法进行探伤,各通道都配有定量衰减器,而且能用数字直接显示伤损位置,适用于全面探测各种钢轨的核伤、螺孔裂纹、轨腰的水平和纵向裂纹及焊缝裂纹等各种伤损。  相似文献   
3.
王平 《合成化学》2007,15(B11):160-160
高效、安全的车载储氢技术研发是制约氢燃料电池车规模化商业应用的“瓶颈”环节。相比于高压氢瓶和低温液氢,材料基固态储氢在储氢密度、操作安全性和能源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而被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储氢方式。储氢材料历经数十年发展,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新型储氢材料的陆续发现,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呈多材料体系、多储氢模式并行发展的格局。但与此同时,现有储氢材料/技术与车载储氢应用需求间的巨大差距并未因新型材料的发现而得到有效缩减,难于在温和操作温度下获取高储氢密度仍是各类储氢材料体系研究中面临的共性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4.
以具有芳香基团的3-(9-甲基-芴基)-丙酸(FluCO2H)和N-咔唑基丙酸(CarbCO2H)为配体,合成了5种具有双核铜结构的配合物[Cu2(FluCO24(CH3OH)2](1),[Cu2(FluCO24(DMF)2](2),[Cu2(FluCO24(4,4’-bipy)2]n3),[Cu2(CarbCO24(CH3CN)2](4),[Cu2(CarbCO23(2,2’-bipy)2]ClO45)。晶体结构测试表明:配合物1,24都具有羧酸桥联的车轮状结构单元,其结构单元轴向位置分别由甲醇,二甲基甲酰胺和乙腈分子占据。配合物3中,车轮状双核铜结构单元通过4,4’-联吡啶连接构成一维链。配合物5的双核铜结构单元则是通过三个羧酸桥联形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天线的高精度GPS定位测向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精确定位、测向。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双天线GPS定位测向系统,双天线GPS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GPS接收机、主天线和从天线组成,GPS接收机内置OEM板和底层通信板,软件部分主要解析GPS数据处理模块的软件工作流程。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分析系统定位、测向的精度,实验数据表明静态实验的经度的标准偏差为0.3155米,纬度的标准偏差为0.1962米,第一次静态实验的测向标准偏差为0.0981°,第二次静态实验的测向标准偏差为0.0926°。最后,将此系统应用到无人水面艇,进行直线路径跟踪水上试验。  相似文献   
6.
以具有芳香基团的3-(9-甲基-芴基)-丙酸(FluCO2H)和N-咔唑基丙酸(CarbCO2H)为配体,合成了5种具有双核铜结构的配合物[Cu2(FluCO2)4(CH3OH)2](1),[Cu2(FluCO2)4(DMF)2](2),[Cu2(FluCO2)4(4,4′-bipy)2]n(3),[Cu2(CarbCO2)4(CH3CN)2](4),[Cu2(CarbCO2)3(2,2′-bipy)2]ClO4(5)。晶体结构测试表明:配合物1,2和4都具有羧酸桥联的车轮状结构单元,其结构单元轴向位置分别由甲醇,二甲基甲酰胺和乙腈分子占据。配合物3中,车轮状双核铜结构单元通过4,4′-联吡啶连接构成一维链。配合物5的双核铜结构单元则是通过三个羧酸桥联形成。  相似文献   
7.
李炜 《数学杂志》2008,28(3):243-248
本文研究了线性规划的求解问题.利用对偶转化的方法,获得了一个计算效率高的新的无人工变量通用算法.该新算法比最近提出的无人工变量算法push-to-pull算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刘延柱 《力学季刊》1990,11(2):77-79
作为有趣的经典力学问题,关于脚踏车动力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98年的Whipple和1900年的Carvallo。但是正如Grammel的著名陀螺力学著作中所指出,由于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将驾车人作为固定于车座的刚体,忽略了人的主观意志作用,因此所得结论与实际出入甚大。例如车速低于12或高于20(公里/小时)将导致不稳定的结论就明显不合理,因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研究开发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的视景仿真系统.首先研究了视景仿真的体系结构,接着用3DMAX构建了视景仿真的三维场景,然后根据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的运行特性建立仿真所用的simulin模型,最后用过Visual C++编制用户界面.演示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展示了世界上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车及其在轨道上的运行情况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人水下航行器(UUV)与无人水面艇(USV)协同作业时水下导航性能受惯导设备(INS)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短基线水声定位(USBL)的USV/UUV协同导航方法。首先,以USV上的高精度INS和GNSS组合后的导航结果作为基准,利用USBL测量得到的USV和UUV相对位置和姿态,再结合UUV的INS误差方程,建立了INS/GNSS/USBL/INS滤波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实现了多源导航信息的融合,有效提升了UUV水下导航精度。其次,针对USV和UUV航行过程中USBL因存在信号盲区带来的两者无法通信、定位导致协同导航不稳定的问题,采用基于视线法的PID控制方法实时改变USV的航向和航速,保证了USV、UUV航行过程中两者始终处于水声信号有效的通信、定位距离和角度范围内。仿真和海上实验结果表明,UUV在与USV协同导航后的位置误差小于10 m;USV和UUV航行过程中,相对距离和角度保持在设定的USBL有效通信定位距离和角度范围内,距离误差小于15 m,角度变化小于1°,提出的方法可以使USV和UUV协同导航更稳定、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