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为研究抑癌基因PTEN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建立能稳定表达外源PTEN的胆管癌细胞系。方法:将野生型、突变型PTEN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转化细菌,提取纯化后,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体外培养的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嘌呤霉素筛选抗性克隆;Western blot 检测标签蛋白HA的表达;RT-PCR, 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目的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野生型、突变型PTEN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均获得嘌呤霉素抗性;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转染细胞株均检测到HA的表达,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和未转染细胞株均未检测到HA的表达;野生型及突变型PTEN转染细胞株中目的基因PTEN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上均较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和未转染细胞株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分别能稳定表达外源野生型PTEN,突变型PTEN或空载体pBP的胆管癌细胞系。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中受体血管异常时的肝动脉重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摘要: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中动脉异位重建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的440例肝移植中36例因受体血管异常而行异位重建的方法及术后处理措施等。 结果 36例中行供肝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吻合20例,与肾上腹主动脉吻合10例,与胃左动脉吻合4例,与脾动脉吻合2例。5例围手术期死亡,但吻合口通畅,31例存活3个月至4年无血管相关并发症,仅1例术后2个月因胆道缺血坏死行再次肝移植。 结论 肝移植时受体肝动脉有病变或异常改变时,应将受体肾下或肾上腹主动脉、脾动脉、胃左动脉与供肝动脉进行异位重建,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保护效应中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改变及细胞内信号可能的转导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模型,应用PKC抑制剂、激动剂,检测PKC和P44/42MAPKs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光镜下细胞形态学损害。结果:与缺血再灌注(IR)组比较,预处理(IP)组和PKC激动剂组的PKC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 01), P44/42MAPKs磷酸化水平、HSP70表达量明显增加,肝细胞结构改变较小。与IP组相比,PKC抑制剂组相应指标呈相反变化,PKC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 01),肝组织细胞结构出现较明显的改变。结论:体内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中,PKC的激活对P44/42MAPKs通路激活起重要作用,PKC对P44/42MAPKs起正性调控作用,HSP70表达受P44/42MAPKs的调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