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文化教育   6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爱敏 《考试周刊》2007,(29):53-54
对衔接手段的讨论常见于语篇分析和语用学的研究中。衔接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一些自然话语中人们依然可以有意识的使用衔接手段使话语的关联性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改变交际双方谈话的方向,乃至关系,主动的可以转为被动,被动的可以转为主动。了解衔接的重要作用可以提高人们的话语理解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学中语境化教学是最佳的教学手段之一。文章简要回顾了西方语境化教学的指导意义、研究内容,总结了语境理论在语境化教学中的深化、发展,介绍了西方语境化教学在外语基础性教学中的应用。总结指出西方语境化教学对我国外语教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技英语词义灵活多变、富于变异的特性给科技英语词义推导带来了困难。模因论认为语言模因本身就是一种变异,并对语言模因变异的根源和规律进行了描述,可用于解释科技英语词义变异的现象。将国内外学者对语言模因变异研究的成果与科技英语词义自身变异的现象结合起来,梳理出了科技英语词义变异的六种模式及推导方法,可用于指导科技英语词汇的学习与翻译。  相似文献   
4.
韩巍峰 《海外英语》2011,(8):251-254
隐喻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学习(尤其是二语习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已有研究表明上下文(co-text)对实词(lexical word)隐喻意义的习得有一定的作用,但关于语境效应对功能词(functional word)隐喻意义理解作用的研究却不多。该文通过理论研究,实验调查等方法就语境效应如何作用于对功能词隐喻意义的理解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上下文中附加信息的增减,事件发生顺序的改变等因素对情态动词本体域与认识域之间的投射,并列连词对称及不对称用法,"if"的条件/让步用法等隐喻意义的理解产生影响。最后,该文为二语教师、二语学习者及语言测试机构提供了一些实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文评论的范围应包括文评论的理论基础、文评论的主体,由文评论、创作论中择选出来的代表性篇章。这三个部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文心雕龙》文评论具有文评论与创作论结合、鉴赏与批评结合、批评标准与批评方法结合、肯定与否定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批评与现实结合的特点。这些特点标志着《文心雕龙》文评论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6.
遵义方言量词的构形重叠有三种形式:完全重叠式AA、嵌“大”重叠式“A大A”和嵌“把”重叠式“A把A”,前一种和普通话相同,后两种则为遵义方言所特有。本文讨论各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7.
称谓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往往反映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中的称谓语顺应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不同的语境因素,体现场合的正式程度,时空的转换,说话者的情感和性格等。对小说中称谓语的研究有助于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创造。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从教育与自我教育两个方面突出强调一个“情”字,提倡道德教育要关心人的情感,要求道德主体从自己的内心体验,过渡到体贴对方的心情;强调道德主体“自德”精神和行为,对今天学校道德教育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更好的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作文中充分培养其个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是目前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充分考虑到的问题。文章重点突出了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语义异常在语言中是昔遍存在的现象,虽处于学术研究的边缘,却也一直散见于各种语义学论著中。文章通过对各语义学流派不同观点的梳理,将语义异常现象的分析划分为三种路径:形式的、语用的和认知的,同时指出各路径的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