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1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山东垦东地区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和储层特征的研究,从油气运聚,储盖组合,油藏类型及分布和油气控制因素等方面对馆陶组上段成藏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储层主要为曲流河沉积砂体,原油来源于周边的4个生油凹陷,通过不整合曲,储集层以及断层运移到垦东地区后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2.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莺歌海盆地LD10区新近系梅山组-黄流组高温-超压-高CO2背景下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①莺歌海盆地LD10区新近系梅山组-黄流组储层发育重力流沉积,岩性以中-细粒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层物性以特低-低孔、特低渗特征为主。②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是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超压对黏土矿物的转化及石英次生加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原生孔隙。富含CO2的高温流体不仅造成了黏土矿物的异常转化,同时促进了溶蚀作用发生,增加了次生孔隙。③研究区黄二段储层的成岩演化序列为: 菱铁矿胶结→石英次生加大→绿泥石胶结→长石淋滤溶蚀→高岭石形成→早期方解石胶结→早期白云石胶结→长石溶蚀→方解石溶蚀→伊利石大量生成→晚期铁方解石、铁白云石形成。④总体上,压实作用使孔隙度减少了45.30%~62.93%,胶结作用使孔隙度减少了1.65%~35.01%,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加了0.72%~8.00%。其中,黄流组中下部砂岩储层受到了超压保护和CO2溶蚀作用的双重影响,物性较好,钻井过程中应考虑高CO2风险。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油气成藏定量研究是油气勘探研究的难点。文章基于三维地震、测井以及录井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条件、富集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主要富集在走滑反转带和断隆带两类构造单元,具有两种不同的成藏模式。其中,走滑反转带新近系的油气运移能力受油源断层的活动强度和古近系区域盖层厚度共同控制;断隆带新近系油气运移的能力受仓储层的输导脊和切仓断裂共同控制。并建立了两类不同成藏模式下表征油气输导能力的定量模型和公式。进一步指出,新近系构造-岩性圈闭在具备供烃条件时,其成藏规模仍受到"断-砂"接触程度的控制。砂体与油源断层的总接触面积越大,其内部油气充满度一般越高。  相似文献   
4.
南海北部西沙海域发育大量的生物礁,活跃于整个新近纪,蕴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对西沙海域高精度地震数据及钻井数据的研究表明,早中新世时期,少量的生物礁初始发育于地势高点之上。至中中新世早期,生物礁进入了全面发育阶段,礁体类型众多,如点礁、台地边缘礁、塔礁等,广泛分布于西沙隆起西部的斜坡之上。在发育过程中,随着水体的加深,生物礁逐渐向隆起等地势高部位迁移。至中中新世晚期,进入衰退阶段,以马趾礁、台地边缘礁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西沙隆起之上。晚中新世以来,生物礁的发育进入了淹没阶段,并以垂向生长的环礁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西沙隆起之上的岛礁周缘。构造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为西沙海域新近纪生物礁发育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构造断裂产生的构造高点控制生物礁初始发育的位置,后期基底构造沉降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了生物礁发育演化的各个阶段,三级相对海平面周期性浮动也影响了生物礁旋回性的退积过程。  相似文献   
5.
新近纪珠江口盆地发生断坳转换之后,陆架坡折带一直位于番禺低隆起南侧—白云凹陷北坡地区,珠江组作为该区的主力产气层段,具有形成地层岩性圈闭的有利条件。以三维地震资料和已钻井为基础,结合周边的部分二维测线,对研究区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和沉积相分析,认为:①古珠江流域面积广、携带陆源粗碎屑物质丰富;②多期次构造运动造成古珠江流域地表物质疏松活化;③相对规模较大的海平面下降使得古珠江三角洲一直推进到陆架坡折带附近。上述3个因素的耦合叠加为番禺低隆起南侧—白云北坡地区发育粗碎屑沉积物提供了保障,这些沉积物在陆架坡折区所具有的特殊古地貌背景的控制下,在珠江组形成2套有利的储盖组合和多种类型的沉积砂体,从而为地层岩性圈闭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中强制性海退体系域陆架边缘三角洲和低位体系域斜坡扇、盆底扇形成的地层岩性圈闭最为有利,而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形成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6.
济阳坳陷新近系地层油藏特征--以太平油田为例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由于河流相沉积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并在凸起边缘部位形成地层超覆圈闭,因此济阳坳陷新近系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太平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新近系馆陶组下亚段,根据构造演化、沉积储层特征及油源对比分析,认为“网毯式”输导体系是该油田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古地貌控制了地层的分布和储层的发育程度;地层超覆边界控制了各砂层组的含油性,从而形成了典型的地层油藏组合。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形成与勘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裂谷盆地,其演化具有早第三纪断陷,晚第三幼坳陷的特点,烃源层位于下第三系,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受盖层控制,上第三系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黄骅,渤中和济阳坳陷),多数上第三系油藏位于凸起上和凹陷内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中,大量勘探实践表明,小规模的低凸起比大规模的高凸起更有利于油气富集,凹陷内聚烃条件差,则利于凸起上聚集油气,断层的运移条件决定了上第三系逆牵引构造油气富集程度,与主断层相交的次数断层晚期活动强,断层密度大且断至层位深,有利于油气运移至上第三系富集成藏,地层与断层的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海域内的低凸起及富生烃凹陷边缘大断层下降盘的逆牵引构造是上第三系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新近系油气富集特点与主控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背景及分布特征,探讨了新近系油气富集特点与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新近系油气来源于古近系沙一下和沙三上亚段烃源岩,平面上油气富集于主力生烃洼陷中心附近、新近纪断裂活动性较强且砂泥比适中的地区,油气呈条带状富集展布;纵向上,新近系油气主要富集于馆陶组,与下伏古近系、前古近系层系中的油气分布呈互补关系。新近系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包括:主要生烃洼陷控制油气的宏观分布格局,新近纪油源断裂活动时间和强度决定油气纵向输导能力及富集区块,古近系碎屑岩和前古近系碳酸盐岩潜山圈闭的发育影响了新近系油气的富集程度,盖层厚度和质量影响新近系油藏的含油高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厘清莱州湾凹陷馆陶组油气差异成藏机理,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岩心、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莱州湾凹陷垦利A构造馆陶组沉积期的沉积基准面及可容纳空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与河流相沉积演化模式,分析了河流相储层的控藏作用。结果表明:①馆陶组作为三级层序,内部可划分为3个体系域,由早期高可容纳空间体系域、低可容纳空间体系域和晚期高可容纳空间体系域构成。②馆陶组发育网状河、辫状河和曲流河3种河流相类型,受不同体系域的影响,三者在纵向上不断演化,导致储层垂向相变以及平面差异分布较为明显。③不同河流相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油藏特征,早期发育的网状河储层侧向上相互切割拼接,垂向上存在稳定的泥岩夹层,导致横向连通性较好、垂向连通性较差,形成岩性-构造油藏;中期发育的辫状河储层在侧向和垂向上往复切割、相互叠置,侧向与垂向连通性均较好,形成构造-层状油藏;晚期发育的曲流河储层受大套泥岩隔层阻隔,侧向及垂向连通性均较差,形成孤立的岩性油藏。以上认识可为研究区的下一步勘探评价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新近系暗色泥岩镜质体反射率R.为0.4%,是一套潜在的低熟烃源岩.该套泥岩不但具备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单层厚度大等生成低熟油必备的物质条件以及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和向烃类早期转化的沉积环境条件,而且其热演化程度正处于生成低熟油的高峰阶段.另外,从生烃机制上也能较好地解释该套烃源岩易于生成低熟油.这一发现有望为该区以后的勘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