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5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水平面天文辐射的全球分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确定了任意纬度非水平面天文辐射各时段总量(日总量S_(0t),月总量S_(0tm)和年总量品S_(0ty)的计算方法。首次给出全球范围内S_(0t),S_(0tm)和S_(0ty)分布的系统图象。发现一些特殊的分布规律:1.高纬度各方位天文辐射向极收敛;2.极点处各方位天文辐射数值相同;3.二分日东(西)铅直面上S_(0t)不随纬度变化(极点除外);4.如果某日极圈内的某一纬度范围都处于极昼,则此日在该纬度范围内东(西)铅直面上的S_(0t)也不随纬度交化;5.任何纬度东(西)方位铅直面上的S_(0ty)都保持同一数值;6.南、北半球天文辐射呈反向近似对称。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N i(C5H4NCOO)2.(H2O)4]晶体。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62878(7)nm,b=0.69008(8)nm,c=0.92440(10)nm,α=96.500(10),°β=105.130(10)°,γ=113.320(10)°。通过UV-VIS-NIR反射光谱研究了其光学性质,表明其在近红外区有强吸收,而在可见区域基本为透明,对太阳辐射的吸光系数(ε)为0.014μm-1。  相似文献   
3.
4.
5.
中国区临近空间太阳辐射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近空间(20~50km)航空活动是全世界航空大国竞相研究的热点。太阳辐射环境研究是开展该高度层航空活动的必要前提,然而临近空间辐射观测资料空白对其开发利用造成了障碍。臭氧是影响高空辐射环境的关键因子,基于欧洲中尺度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对中国区临近空间臭氧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时空分布及演变具备区域性特点,同时根据平流层大气数据及地表特征等将中国临近空间划分为5个区域,确定不同区域关键参数值,利用SBDART辐射传输模型对临近空间全波段太阳辐射及紫外辐射分别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受纬度、臭氧总量、垂直分布等影响,辐射值变化规律较为复杂。全波段太阳辐射年均和逐月值随纬度降低而增大,年较差则相反;大气的吸收作用与纬度、海陆差异有关,表现出不同的强度和季节变化特征;在紫外波段,南海上空辐射最强,年较差小,月较差很小且夏强冬弱,其他区域辐射值夏强冬弱,月较差呈双峰特征,春秋强,冬夏弱;大气的吸收作用受多因子影响,除南海外,各区域夏季辐射垂向差异更大;大气吸收引起的月较差垂向变化均表现为6、7月高低空月振幅一致,其它月份辐射值在高层月较差更大。  相似文献   
6.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离不开能量.没有能量,地球将是一片死寂;没有植物,没有生命,没有四季,也没有风雨雷电…….人类的生存是一刻也离不开能量的.从古至今,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能量几乎全部都间接或直接地取自于太阳.太阳能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植物的化学能.太阳能使地表水蒸发而形成雨和雪,它们的一部分汇合在一起形成河流,利用河流,农业可灌溉良田,工业可水利发电.太阳能加热空气,热气流上升形成风,风能过去用于行船,当今用于发电.就连当今最重要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各种古代生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下来后,又经过漫长的年代沉积在地下演变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探空湿度测量太阳辐射误差修正流体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冒晓莉  肖韶荣  刘清惓  李敏  张加宏 《物理学报》2014,63(14):144701-144701
针对太阳辐射加热导致的误差显著限制了相对湿度测量的准确度,提出一种新颖的相对湿度误差修正方法—–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数值分析法.在流体-固体耦合传热数值模拟分析中考虑探空湿度传感器的外部热环境情况,施加对流-太阳辐射耦合热边界条件,建立了地面到32 km高空不同气压和温度条件下探空湿度传感器的温度误差分析模型.结合Goff-Gratch饱和水汽压逼近公式,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相对湿度误差流体动力学数值分析模型,并且着重研究了太阳辐射方向、传感器尺寸、反射率和衬底材料热导率等物理参数对相对湿度误差的影响.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海拨的升高,其与太阳辐射加热引起的相对湿度误差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单调递增关系;太阳辐射方向对于湿度测量精度的影响显著,当太阳辐射方向垂直于传感器正面时误差最大、传感器顶部时次之、侧面时误差最小;虽然通过减小探空湿度传感器的尺寸、降低衬底材料的热导率以及提高反射率均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太阳辐射加热引起的相对湿度误差,但是在低气压高空条件下,太阳辐射加热误差对于湿度准确性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需加以修正.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基于流体动力学模拟仿真的相对湿度误差数值分析法为辐射误差修正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太阳辐射下的纳米流体中,数值地研究竖向延伸壁面具有可变流条件时的层流运动.使用的纳米流体模型为,在热分层中综合考虑了Brown运动和热泳的影响.应用一个特殊形式的Lie群变换,即缩放群变换,得到相应边值问题的对称群.对平移对称群得到一个精确解,对缩放对称群得到数值解.数值解依赖于Lewis数、Brown运动参数、热分层参数和热泳参数.得到结论:上述参数明显地影响着流场、温度和纳米粒子体积率的分布.显示出纳米流体提高了基流体热传导率和对流的热交换性能,基流体中的纳米粒子还具有改善液体辐射性能的作用,直接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效率.  相似文献   
9.
A rare but interesting solar radio fine structure, quasi-periodic fluctuations, on 25 August 1999 was observed at microwave band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fluctuated initially at a nearly stable frequency level then at a reverse drift component up to 5.49 GHz, The individual fluctuation consists of a hi-directional drift component. The features are characterized by narrow bandwidth of △f/f≤3%, quasi-periodicity of ~ 100 ms as well as a slowly reverse and a rapidly normal drift rates on the hi-directional drift component. The associated data of the Yohkoh soft and hard x-ray telescope and Nobeyama radio heliograph at 17GHz showed that there are several bright spots (i.e. inhomogeneities) along the soft x-ray loop, and the locations of both radio and soft x-ray sources are closely consistent. Therefore, the fluctuations are most likely caused by the inhomogeneities within a flare loop. Based on the two-component atmospheric model, we suggest a three-component atmospheric model with large scale length λ and small scale lengths λ1 and λ2 to describe equilibrium atmosphere and inhomogeneity. With the beam model, the characters of fluctuations may be interpreted reasonably by the quasi-equidistant inhomogeneity along a flare loop.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引潮势、太阳热辐射能流和引力潮的非线性效应作为输入函数,同时提出以海潮潮族作为海潮负荷效应的输入函数对一年实测的倾斜潮汐进行总体响应分析,将频率相同的倾斜引力潮、负荷潮、辐射潮和非线性潮分离开。另外还以j,v模型对倾斜潮汐和分离开的各部分倾斜潮进行了调和分析,进而计算其旋转椭圆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