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6篇
  免费   1139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数理化   667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立了一套基于刀口灰度图红外探测的实验装置,对红外场景生成器的空间分辨率进行了测试。首先通过被测红外场景生成器产生带有刀口标志的红外图像,然后利用红外热像仪采集红外场景生成器所成的红外图像,通过对采集到的红外热图的数据处理,实现了对红外场景生成器空间分辨率的测量。测得的红外场景生成器的空间分辨率为5lp/mm,标准误差为0.04。  相似文献   
2.
静止轨道卫星差分吸收光谱仪采用摆扫成像方式对大气进行探测,针对其工作时CCD成像系统信噪比大于1 000、高速探测模式下探测周期小于10min、高分辨率模式下探测周期小于1h的要求,进行CCD成像系统设计.选取CCD47-20作为探测器,设计成像电路实现光谱图像信号的采集和上传.分析了帧叠加和像元合并对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影响.结合帧转移CCD的特点设计了每个位置最后一帧读出时摆镜转动的成像方式,并合理设置了帧叠加数和像元合并数,达到优化成像周期的目的.1s曝光时间条件下,该CCD成像系统的高速、高分辨率模式探测周期分别为515s和3 315s,图像信噪比均大于1 000,污染物观测实验中未出现失帧或重复的现象.该CCD成像系统方案满足静止轨道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的探测需求,为静止轨道环境监测仪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媛  周艳艳  敬世伟 《光子学报》2020,49(4):169-181
针对现有多图像加密算法只能同时加密多张同类型同大小的图像,适用范围不广、实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重组和比特置乱的多图像加密算法.该算法通过将任意数量、不同大小和不同类型的图像重新组合成新多灰度图,一次完成同时加密,极大提高了加密效率和适用范围.首先,依次提取所有待加密图像像素值重新组合出N张m×n新灰度图,并将其转化成m×n×8N二进制矩阵.然后,采用3D比特置乱方式,对高位页进行行列比特置乱,低位页进行整页比特置乱.最后,进行异或扩散操作,得到密文图像.高低位分开置乱提高了算法的抗噪声能力,最终密文信息熵达到7.999以上,很好地掩盖了明文的统计特性.构造一种新型Logistic与广义三阶Fibonacci级联的混沌系统产生随机序列,增加了初值和控制参数范围,扩大了密钥空间,使其达到8×10^84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抗穷举攻击能力.既提高了序列随机性,又同时保留了低维混沌系统的快速性.结合明文哈希值(SHA-256)产生密钥,明文像素值发生微小改变后密文像素值变化率达到0.996以上,极大地提高了的明文敏感性和算法抗选择明文攻击的能力.实验分析表明,提出的多图像加密算法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红外图像增强算法中细节模糊及过度增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tinex理论与概率非局部均值相结合的红外图像增强方法.首先通过单尺度Retinex方法调整图像中过暗与过亮部分的灰度级;然后利用概率非局部均值对图像进行分解处理得到基本层与细节层,对基本层采用直方图均衡化拉伸对比度,对细节层采用非线性函数进行增强;最后,将不同层次的结果融合得到对比度与细节增强的红外图像.用该方法对多组不同场景的红外图像进行仿真实验,并将其与多种增强方法进行主、客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红外图像的细节及对比度增强方面都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医学影像技术的起源要追溯到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射线。传统的X射线照相是让通过人体的X射线打在胶片上,图1为胶片X光骨盆像。图1X光骨盆像随着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放射影像领域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成像技术和设备,构成了当代新的影像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丰富了形态学诊断信息和图像层次,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图像信息的数字化。其中,CR和DR是目前大中型医院放射科对常规X线机进行升级换代时的主要考虑对象之一,它们都以形成数字化图像为诊断依据,能实现医院X射线设备从模拟到数字的飞跃,但它们又有各自的成像方式和成像特点。  相似文献   
6.
机载稳瞄控制系统模型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璟玥  纪明  王惠林 《应用光学》2006,27(6):491-496
瞄准线高精度稳定是机载光电稳瞄系统的主要指标和关键技术。根据四框架稳瞄系统的工作原理,以手动跟踪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稳瞄伺服控制系统模型。考虑到直升机扰动特点,对线扰动、角速率扰动、摩擦力矩、弹性力矩等各种扰动因素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同时在各种扰动因素作用下利用Matlab对机载高精度稳瞄系统的手动跟踪控制模式进行了仿真设计分析和理论研究,设计出适合的控制器。此模型在实际系统中获得验证,对稳瞄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Java实现网上结构图实验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线性系统仿真的连接矩阵方法,用Java语言开发面向结构图的实验仿真程序,以Applet小应用程序的形式插入网页中运行,实现了信号与系统网上实验教学中的结构图实验仿真。经试用,程序在浏览器中运行正常,可以完成一般线性系统仿真,与以MATLAB,LABView等程序开发的实验仿真程序相比,该程序运行环境简单,几乎所有常用的Web浏览器都支持Java运行,不需另行安装相应组件。对于线性系统结构图,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图形化编程环境,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性。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教学是利用Internet通过WWW技术实现的。课程内容以HTML语言编写、以主页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上,学习者使用Web浏览器通过Internet远程访问主页并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网络课程是存储于WWW服务器上,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信息等于一体的教学软件。课程内容以超文本形式链接在一起,由WebServer统一管理和发送,用户通过WebClient以HTTP协议向Server发出请求,并接收和显示Server提供Web信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因特网的出现而诞生的网络教学,为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张涛  杨树勋  于飞 《应用光学》2006,27(6):567-570
在计算机视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视觉检测(vision inspection)技术具有非接触、速度快、精度适中、可实现在线等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产品的在线检测。在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中CCD摄像机是一个最关键的器件,其参数是否准确决定了检测的精度。所以,摄像机标定是视觉检测技术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比较其他标定方法的基础上,为了解决传统标定方法对螺纹图像测量系统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采用了一种新的图像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网格式平行线标定方法,该方法运用了CCD亚像素细分技术及调焦技术,可直接得到纵横2个方向的像素,经过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采用该方法具有标定简单、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螺纹图像测量系统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彩色三维光学成像系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张宗华  彭翔  胡小唐 《光学学报》2002,22(8):94-998
提出一种新型三维彩色光学数字成像系统。此系统利用投影结构光对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进行数字化,同时得到对应的彩色纹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得到物体彩色纹理的两种不同方法;直接获取和从编码条纹中提取,给出了用该系统得到的实验结果并简单评价了系统的性能。此系统在反求工程、影视制作、三维游戏制作、医学应用等方面有远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