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17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海区发展水产资源增养殖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海区海岸线和岛屿岸线分别占全国的34%和49.1%,面积大于500m~2的岛屿共3481个,潍涂面积占全国的46.7%。港湾众多,总面积25507 km~2,0~20 m 水深的浅海面积64461 km~2,约占全国50%。东海区栖息了许多名特优的渔业资源,海洋生物具有相当的丰度和广度,水文环境稳定,营养盐类丰富,初级生产力高,也是多种鱼类、虾类、蟹类的栖息、繁殖场所。东海区(包括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和江苏省)1991年海水增养殖面积达1335 km~2,总产量48.0万 t。全区具有较大规模的海带育苗、紫菜育苗、贝类育苗、虾类育苗、海蜇育苗的场地和设备。鱼类育苗技术不断提高.现已进行了约80个种类的人工、半人工育苗及20个种类的增殖放流或移植、自然增殖的试验。海水养殖种类达40~50种。东海区得天独厚的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鳗苗和中华绒螫蟹苗的天然苗种资源。东海区既是全国海水增养殖业的重要基地也希望取得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和合作。提出了今后(2000年止)发展的具体设想内容及主要项目,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对河口及邻近海区渔业影响的初步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巨量长江淡水和泥沙入海,加之径流携带丰富营养物质,致使长江口及邻近海区成为水域生产力较高,此一带成为东海区的主要渔场,尤以舟山渔场最为著名。同时,使这一带成为具有特殊渔业意义和生态价值的海区。三峡水利枢纽的建成,将在防洪、发电和航运等方面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四化建设将起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1994,(6):32-33
<正> 1.优质海产品求大于供,低值鱼价稳中有升。由于近海渔场资源衰退,传统的鱼汛生产欠佳,优质海水鱼明显减少。东海区带鱼产量约12.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带鱼以中带为主.大带仅占三成。大小黄鱼减产。这就是说,仅以海捕优质鱼的产量远不及市场的需求,缺口相当大的状况近期内不会改观,优质海产品商场仍旧是求大于供,价格坚挺。价格比较适中的或低廉的黄梅鱼、小杂鱼、一此杂蟹等低值水产品的价格,由于受到生产成本上升和整个副食品市场价格的影响,亦将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4.
2004年夏季东海区渔业资源状况初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00-2004年夏季东海渔业资源监测调查的资料,初步分析了2004年夏季东海区渔业资源状况。结果表明,2004年夏季监测海域的种类组成以带鱼、小黄鱼、太平洋褶柔鱼、黄、剑尖枪乌贼、刺鲳等为主,渔业资源种间结构较2003年同期略有改善。2004年春夏季水温较2003年同期偏高,有利于渔业生物资源的补充和生长,各类群和主要经济种类的渔获率显著提高,除银鲳外,带鱼、小黄鱼、刺鲳等资源状况趋好,预计伏季休渔结束开捕后,秋汛生产的渔况将好于2003年。  相似文献   
5.
东海区经济乌贼类资源量评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严利平  李建生 《海洋渔业》2004,26(3):189-192
本文根据2000年和2001年在东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利用扫海面积法评估东海区经济乌贼类的资源量,并估算可捕资源量。结果表明,近年以金乌贼和神户乌贼等经济乌贼为主捕对象的年潜在资源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相当;当前的实际捕捞产量已接近最大持续产量,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6.
东海区小黄鱼繁殖模型优化选择及其管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 1999-2008 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底拖网大面定点调查获取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渔业生物学资料,利用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与BIC(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对小黄鱼的Ricker、Beverton-Holt和Cushing繁殖模型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针对选择的繁殖模型,经单因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对繁殖模型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经模型的拟合和检验,确定东海区小黄鱼的适用繁殖模型.结果表明:3种繁殖模型中,Ricker繁殖模型更适合模拟小黄鱼亲体与补充量关系,但吕泗渔场海域3-4月平均海水表温、7月海水表温和5月长江径流量、7-8月长江平均径流量以及当年夏季风速对模型中的补充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优化后的Ricker繁殖模型不仅可以提高东海区小黄鱼亲鱼量与补充量的拟合精度,而且可参考该模型修正当年度小黄鱼的资源管理目标,提高资源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东海区主要渔业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本文根据东海区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东海大陆架生物资源与环境和全国渔业统计年鉴等资料,统计1956~2002年东海区捕捞品种中经济价值较高、在渔业中占重要地位的11个种类的产量,并利用数理统计学上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东海区11个主要捕捞种类历年来的资源变动特征、资源利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11个主要捕捞种类的渔业资源状况可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过度捕捞已严重衰退的资源、充分利用并开始衰退的资源和尚有潜力的资源,其中大黄鱼、鳓鱼资源已进入资源衰退期,带鱼、鲐鲹鱼类、墨鱼和小黄鱼等处在充分利用并开始衰退期,虾蟹类、鲳鱼、马鲛鱼、鲷科鱼类和海鳗等资源尚有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国海洋捕捞信息采集网络工作制度和信息分析新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增强科研对渔业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根据农业部渔业局的部署,东海区渔政局最近在上海组织召开了“海洋捕捞信息动态采集”工作会议。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络成员单位的站长及技术骨干参加了会议,东海区局钟小金副局长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9.
大黄鱼曾是我国的四大海洋经济鱼类之一,在我国黄海的山东半岛以南至南海的雷州半岛以东均有分布,近30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本文对东海区大黄鱼室内育苗技术进行了生产性总结,旨在为东海区大黄鱼的室内人工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期来,东海区机轮渔获物以冰藏为主,机帆船仅部分冰藏,大部分还是不带冰生产而由冰鲜运输船收购转运。由于渔船保鲜技术落后和制冷装备薄弱,运转环节较多,码头起卸缺乏配套机械,致使鱼货腐败变质。因此,把渔获物保鲜工作的重点放在船上,乃是抓好以后各个环节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