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红菇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经含有腐殖质液的培养基分离得到纯种 ,并发现分离中有黑盘孢科真菌的存在 ,与野生状态相符  相似文献   
2.
Dong J  Zhang M  Lu L  Sun L  Xu M 《Food chemistry》2012,135(3):1220-1225
The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NO)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contents of phenolics and flavonoids in mushroom Russula griseocarnosa were investigated. Freshly harvested mushrooms were fumigated with 0, 10, 20 and 30μLL(-1) NO at 20°C for 2h and then taken to examine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using assays of reducing power, chelating effect on ferrous ions, scavenging effect on hydroxyl free radicals, and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mushrooms fumigated with NO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Moreover, NO fumiga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henolic and flavonoid contents and stimulated the activities of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and chalcone synthas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 fumigation might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enhancing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improving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the mushrooms. Furthermore, the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NO-induced phenolic and flavonoid accumulation was due to the activation of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s in the mushrooms.  相似文献   
3.
探讨菱红菇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考察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菱红菇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菱红菇多糖还原力和对羟自由基、亚硝酸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菱红菇多糖微波辅助提取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比1∶40(g/m L),微波功率500W,微波时间7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平均得率为7.82%。菱红菇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亚硝酸根、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尽管菱红菇多糖抗氧化性低于VC,但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福建省南平地区3个市县的3起野生菌食物中毒事件,为今后野生菌中毒调查和处置积累经验,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前往中毒事件发生地采集引起中毒的可疑蘑菇样品,并采用r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分子条形码鉴定技术进行种属鉴别。结果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中毒患者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变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结果表明,2017年8月的2起食物中毒事件均由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导致;根据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另一起中毒事件亦被推断为由亚稀褶黑菇引起;3起中毒事件中,蘑菇食用者为21人,发病17人,罹患率为81.0%,其中3人死亡,病死率为17.6%(3/17)。结论首次在福建省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别出由亚稀褶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亚稀褶黑菇广泛分布于福建山区,易被误采误食而引起中毒事件,且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5.
红菇多糖的提取及其降血糖、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旭健  张原琪 《食品科学》2010,31(9):255-258
目的:探讨红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降血糖、血脂作用。方法:用热水浸提法从红菇子实体提取粗多糖,并进行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层析纯化。通过注射四氧嘧啶和饲喂高脂饲料建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然后用红菇多糖给药处理,检测血糖、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红菇多糖给药组的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极显著下降(P < 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极显著上升(P < 0.01),并且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效果更好。结论:红菇多糖有降血糖、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可视化和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日本红菇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基于日本红菇内转录间隔区的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的LAMP引物,在23种蘑菇物种间进行特异性验证,通过检测10 ng/μL~1 fg/μL系列浓度的基因组DNA,评估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设计的LAMP引物可特异性鉴别日本红菇,不与其他蘑菇种类发生交叉反应。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混合蘑菇样本,或终浓度为2 pg/μL的日本红菇DNA。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新鲜/干制蘑菇及烹饪后蘑菇的检测,检测时间<1 h,其中可视化方法无需专业仪器设备,适用于日本红菇的现场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7.
响应曲面法优化红菇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红菇子实体多糖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了提取功率、时间和温度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建立了超声提取工艺条件多元二次模型,探讨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的影响,确定子实体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功率380 W、时间7 min 52 s、温度44℃、液料比40︰1(mL/g)和料液pH8,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多糖得率为5.69%。  相似文献   
8.
以红菇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正交试验对红菇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红菇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红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 min,微波功率240 W,料液比1:25(g:mL),pH 9.0,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5.39%。红菇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对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随多糖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镨、钕、铒对红菇多糖深层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增利 《食品科学》2007,28(12):312-316
研究了稀土元素镨、钕、铒对红菇深层发酵中红菇菌丝生物量、胞外多糖(EPS)、胞内多糖(IPS)、总多糖(TPS)、最终pH和多糖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稀土元素显著影响着菌丝生物量、EPS、IPS、TPS、最终pH和多糖产率;其影响水平受限于稀土元素的种类和稀土元素含量,适当剂量的稀土元素镨、钕具有促进红菇菌丝体生长作用和代谢产物的积累,而过高浓度的稀土元素则会造成对细胞生长和多糖产物抑制作用。在添加适宜的剂量稀土元素镨时能够获得较高的生物量、胞外多糖产量、胞内多糖产量、总多糖和胞外多糖产率,其分别达到24.63±0.62g/L、1.730±0.065g/L、79.03±0.00mg/g、3.511±0.028g/L、7.60%±0.15%。  相似文献   
10.
以正红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正红菇色素,以正红菇色素溶液的吸光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正红菇色素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提取正红菇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提取时间29 min,提取温度68 ℃,料液比1:35 g/mL。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实验提取的正红菇色素的吸光度值为0.404,与理论预测值0.406相近,表明该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