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工业技术   4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利用直流光源型半导体位敏器件(PSD)进行测量时,常因环境光强的改变而引起误差。本文介绍的交变调制光源及其相应的PSD光电信号处理电路,可大大地降低和消除杂散光对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四、散光镜片 (1)经线的表记法 凡包含镜片光轴的断面叫经面。球面镜片有经面的弯曲都相等,在光轴周围作回转也不会改变,并能将平行光线束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因此有回转对称性。 但是眼镜镜片中有另外一种叫散光的种类,起因于经面弯曲的不同,而无法在光轴周围产生回转的对称性,因而造成复杂的结像,所以有必要依经面表示不同屈折力的规约。 经面和镜片的表面相交的线叫做经线。经线的指定是依角度做成如下的样子。观测者站在装用者的前  相似文献   
3.
相邻像素的投影和杂攻光对反射型LCDs对比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安 《液晶与显示》1998,13(2):112-118
研究了相邻像素的投影和杂散光对反射型LCDs对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CDs的测量过程中,由于受邻近像素的投影和杂散光的影响。当和被测像素邻近的像素和被测像素同时选通时,可使测量到的对比度和视角特性发生不容忽视的变化;被测像素的尺寸越小,其测量对比度和视角范围受相邻像素的选通状态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杂散光对分光光度计准确度影响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其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5.
卡塞格林式星敏感器杂散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塞格林系统是新型星敏感器的光学系统,具有口径大、体积小的优点,但外界杂散光对卡塞格林系统的影响很大。介绍了一种焦距为425mm,口径为102mm的卡塞格林系统,考虑轴外渐晕的影响,给出星敏感器主遮光罩以及主、次遮光罩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更加便捷和精准。并用Tracepro对系统进行杂散光分析。计算得到点源垂直照度透射比(Point Source Transmittance,PST)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当杂散光入射角大于临界角30°时,PST值小于10-8量级,满足系统使用要求。证明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STK的卫星星敏感器视场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卫星无陀螺姿态稳定性优化控制问题,针对在轨星敏感器可能会受到太阳光、月光、地气光等杂散光的干扰,从而降低星敏感器姿态测量精度以及有效姿态率等.首先建立了星敏感器视场遇杂散光的数学模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用Satellite Tool Kit(STK)仿真软件进行了杂散光进入星敏感器视场的仿真,并给出了星敏感器遇杂散光的时间段、持续时长等信息.研究方法和仿真结果适用于对任意轨道卫星的星敏感器视场进行杂散光研究,并可用来优化星敏感器在星上的安装方位,对星敏感器的工程设计提供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红外谱段(8~12.5μm)作为红外对地光学载荷的主要探测谱段,在对地遥感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红外成像仪载荷的杜瓦组件为研究对象,宽幅高分辨率红外系统的光机结构作为输入边界,分析了关键面对系统杂散光的影响。为了抑制杂散光和降低背景辐射,利用柔性波纹管隔热实现200 K窗口和窗口帽低温设计。进一步分析了杜瓦组件窗口、窗口外壳、冷屏结构及表面处理工艺等对杜瓦内部杂散光的影响。冷屏采用三级挡板设计,滤光片为三波段集成,同时在考虑装配和加工精度的情况下,冷屏和滤光片支架采用分离方式。卫星红外成像仪载荷在轨运行良好,成像效果较好。为杜瓦设计和加工选择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星载成像光谱仪的高精度反演计算需要正确的估算光谱通道获取信号的能力。针对星载光谱仪光谱通道能量弱,空间背景辐射及杂光强的特点,重新讨论了信噪比模型。新信噪比模型考虑了空间光环境对光谱仪信号通道的影响。针对某型号星载成像光谱仪,使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MODTRAN的大气参数进行了各光谱信道的信噪比计算。同时,充分考虑了大气光环境的影响因素。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信噪比计算模型,实际星载光谱仪在短波光谱获取图像信息时存在更严重的退化现象,即信噪比严重降低。并且随者太阳高度角增加以及大气能见度距离下降,加剧了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飞秒激光制瓣与传统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患者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5年收治60例近视散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飞秒组与传统组,各30例,均行LASKI术,术中分别使用LDV飞秒激光与Hansatome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屈光度均较术后1个月显著改善(P<0.05),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明视、暗视、明视带眩光、暗视带眩光各空间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有所降低,而后逐渐上升,术后3个月其各空间对比敏感度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飞秒组暗视带眩光各空间对比度术后1个月即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除暗视1等级1.0:23.0频段、暗视4等级1.0:2.7频段外,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暗视、暗视带眩光对比敏感度各等级未通过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组间未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术后患者会出现短暂性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下降表现,飞秒激光制瓣能够尽早恢复患者暗视带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在提高术后视觉质量方面作用更积极。  相似文献   
10.
验光师之家     
正话题1:患者疑问:原镜右眼-2.75DS,左眼-2.50DS,因为右眼散光,实际近视只有-2.50DS,但配成了-2.75D S近视镜。4年里近视度数没有加深。前几天A医院验光结果是,右眼-2.25DS/-0.75DC×158;左眼-2.50DS/-0.75DC×25,矫正到1.0。戴镜后,感觉地面明显上升,眩晕感明显。走路情不自禁抬高脚,上下楼梯会踩空,很不适应。A医院态度不好,说我太敏感,过几天会适应。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