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业科学   60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9个新育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45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食味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食味品质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影响;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产量性状方面,食味值与实粒数、结实率极显著相关,各产量性状对食味品质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关于叶型对食味品质的影响主要是倒1叶的长宽、倒3叶的宽度以及倒1叶、倒2叶的基角开角,而叶片厚度、倒2叶长宽、倒3叶的基角开角的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肥水平下杂交粳稻滇杂35产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施氮(0,150,300,450kg/hm2)条件下,对滇杂35及其亲本(母本合系42-5A, 父本南34)以及全国超级稻品种楚粳27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供氮水平较高条件下(土壤碱解氮154mg/kg),随施氮量的增加,滇杂35及合系42-5B的产量明显下降(P<005),南34的产量显著增加(P<005),楚粳27的产量差异不明显。在不施氮和施氮量150kg/hm2的条件下,滇杂35的产量表现均优于其余供试材料,特别是不施氮条件下产量差异尤为明显,较合系42-5B,南34和楚粳27分别高3144%, 3856%, 2477%。此结果与滇杂35多年的推广生产结果一致,表明滇杂35特别在适合土壤氮肥较低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用~(60)Coγ射线外照射粳稻生长植株(1、2、3、4、5、6片叶、孕键、抽穗和开花期),每个时期所用照射量为2、5、10、15、20、25kR,照射量率为96.8—99.1R/min。试验表明:1—6片叶接受~(60)Coγ射线照射的植株,辐射生理损伤具有阶段性,照射后新长出的3片叶是辐射损伤最为明显的部位,通过照射后的株高增长曲线,可粗略预报辐照后减产10%、50%、90%的植株。水稻一生中孕穗期是对γ辐射最为敏感的时期,5kR便可减产80%,10kR减产100%。  相似文献   
4.
云南地方稻种籼粳亚种的生态群分类及其地理生态分布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用程-王分类体系对云南收集保存的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和遗传变异研究表明:(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多样化中心和优异种质的富集地区及其天然宝库,受中国与南亚两个稻种独立起源中心的强烈影响,因而形成了云南尤其是滇西南稻种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举世瞩目。(2)云南地方稻种分为籼粳2个亚种及其6大生态群,其中热带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杂交粳稻主要品质性状的选育问题,选用5个BT型不育系和40个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200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对F1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长/宽外,其余10个品质性状均有一定程度的超高亲优势,11个品质性状均有一定的正向均亲优势;(2)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和直链淀粉含量等7个品质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粒宽、长/宽、碱消值和胶稠度等4个品质性状的遗传以非加性效应为主;(3)除了粒长和长/宽以外,其他9个品质性状受恢复系影响较大;(4)各品质性状狭义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垩白粒率>垩白度>整精米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胶稠度>粒长>碱消值>长/宽>粒宽.  相似文献   
6.
籼、粳超级稻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籼、粳超级稻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生产特征的差异,以江苏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5个超级杂交籼稻组合和5个常规粳型超级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籼、粳超级稻干物质积累、分配、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秧苗素质、叶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粳稻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上三叶叶长、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和叶面积衰减率、收获指数均小于籼稻,而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粒叶比(颖花/叶、实粒/叶、粒重/叶)、最大叶面积指数、总充实量、实收产量、生物产量、茎鞘最大输出量和表观输出量及比率均大于籼稻,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虽然粳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干物重均不及籼稻,但群体数量优势保证粳稻具有较高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且随着生长发育的持续,群体光合物质生产优势不断加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于抽穗后25 d前后超过籼稻。粳稻灌浆后期(乳熟至成熟期)仍保持强劲生长优势,而灌浆初期(抽穗至乳熟期)茎鞘贮存物质合理输出,有效保障了高效光合层的安全支撑及高积累产量库的流畅充实。高生物学产量的稳定形成和叶面积“稳升缓降”态势以及拔节至成熟期较强的高效光合物质生产,是粳稻光合系统高效持续产出、灌浆充实多及高产形成的重要特征和原因。  相似文献   
7.
研究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消化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组织化学性质,观察肥大细胞胞浆颗粒的异质性。采用改良甲苯胺蓝(MTB)、阿利新蓝-沙黄O(AB/SO)、甲基绿-派洛宁(MG—P)、和天青Ⅱ-伊红-瑞氏混合液等4种组化染色法。用阿利新蓝-沙黄O染色法显示日本鳗鲡消化道的肥大细胞效果较好;甲基绿-派洛宁(MG—P)、和天青Ⅱ-伊红-瑞氏混合液染色效果一般,被染的肥大细胞数量很少;改良甲苯胺蓝甚至观察不到肥大细胞。日本鳗鲡肥大细胞数量不多,主要分布于食管、胃和肠道等部位黏膜层的黏膜上皮下方、固有层结缔组织,少量分布在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并且有沿血管周围分布的特点;肥大细胞体积小,且多呈圆形、椭圆形、梭形及不规则形。AB/SO染色法效果最好,适用于日本鳗鲡肥大细胞的鉴定;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不适合于日本鳗鲡肥大细胞的鉴定。  相似文献   
8.
粳稻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光敏核不育材料应用于寒冷稻作区粳稻轮回选择育种方法。提出了轮回选择育种的基本程序,论述了粳稻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三年选育试验表明轮回选择育种方法选育的稳定株系具有株型好、穗粒多、米质好、抗瘟性和抗寒性强等优点,其综合农艺性状明显优于现有的生产品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6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6个粳型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分析杂交粳稻8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垩白率,最小的是糙米率;各性状的优势有正有负,平均优势最大的是垩白率,竞争优势最大的是垩白面积,相对优势最大的是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率、透明度主要受不育系一般配合力的影响,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面积主要受恢复系一般配合力的影响,亲本问特殊配合力对垩白率、垩白面积、整精米率的影响也较大.亲本489A、216A、1229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高,在粒形上489A、552A、中作59A、2002FR11、1229、98FR2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杂交粳稻的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方法]别通过手插秧播期试验、机插播期试验、喷施不同剂量多效唑化控试验、割叶试验、赤霉酸不同剂量处理试验和父母本不同行比试验,对影响杂交粳稻制种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果]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播始历期明显缩短;亲本机插种植的播期应比手插种植方式适当提早3~4d为宜。采用在秧苗喷多效唑有明显的控制株高的作用,多效唑用量应该根据不同亲本对多效唑的敏感性,施用600~900g/hm2为宜;割叶措施对提高结实率有一定的作用;杂交粳稻亲本赤霉素用量为75~90g/hm2为宜;母本与父本的行比以6∶2的配置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粳稻制种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