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医药卫生   19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报告14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男性8例,女性6例。均为单眼发病,其中10例发生在术后1个月以内,另4例发生在1~3年以后。其中开角型8例,闭用型6例。7例经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可控制眼压,4例用激光治疗,另3例需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前矫正视力达0.5以上者为28%,治疗后矫止视力达0.5以上增加至50%。所有病例均眼压控制良好、视力不良原因为青光眼世视神经萎缩,提示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49例(53只眼),视风膜复位42只眼(79.2%),其中术后视力增进29只眼(69%),讨论了注气的适应征和影响视网膜复位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吴强  陈国辉  马晓昀 《上海医学》2004,27(9):666-669
目的 探讨无晶状体眼二期植入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7例 37眼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在表面麻醉下经巩膜隧道式切口二期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并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随访 5~ 2 8个月 ,平均 18.4个月。结果  37只无晶状体眼均顺利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前矫正视力为 0 .1~ 0 .6 ,术后 3个月达 0 .2~ 0 .8,2 7眼≥ 0 .5(73.0 % ) ,35眼 (94 .6 % )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以上。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为 (194 7± 5 81)个 /mm2 ,术后 3个月平均为 (1871± 4 6 2 )个 /mm2 ,手术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葡萄膜炎、一过性高眼压。结论 无晶状体眼二期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We compared the Acrysoft monofocal intraocular lens (IOL) in the mini monovision formula (n = 20) with the Array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n = 20) for glasses independence after cataract surgery. The Acrysoft monofocal IOL group showed similar and even slightly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Array multifocal IOL group. The monofocal Acrysoft IOL using the mini monovision (blended vision) formula is a good alternative for providing post-cataract surgery glasses independence. Drs. Chen, Clinical Assistant Professor of Ophthalmology and Neal H. Atebara are at University of Hawaii School of Medicine, Honolulu, Hawaii, USA. Dr. Te Tsaw Chen, Past Professor & Director, was at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Taipei, ROC. The authors have stated that they do not have a significant financial interest or other relationship with any product manufacturer or provider of service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also do not discuss the use of off-label products, which includes unlabeled, unapproved, or investigative products or devices. The authors compared the Acrysoft monofocal intraocular lens in the mini monovision formula to the Array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for glasses independence after cataract surgery.  相似文献   
6.
采用组化特染,透射电镜和图象分析仪观察了35只正常人眼筛板结缔组织的纤维成分和结构形态,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了筛束的力学性质和筛板的结构特征,探讨了筛板的损害形式和在眼压与视神经损害间的中介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筛束含有细胞间质所有三种纤维,具有弹性、塑性和刚性三重复合性质,筛板纵向椭圆、筛束行径和密度象限性差异及筛板厚度个体性差异等与筛板抗损害性能有关。眼压对筛板作用有两种途径,筛板损害是  相似文献   
7.
2%HPMC对兔眼内压及角膜内皮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惠英  窦宏亮 《眼科研究》1992,10(3):164-166
报导了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透明质酸钠(Na-HA)及平衡盐液(BSS)分别注入兔眼前房后,其眼内压、角膜内皮细胞数及内皮细胞形态的变化。证实自制2%HPMC 与进口1%Na-HA 性能基本相同,仅有一过性眼压升高,不损害角膜内皮,能在眼前节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时有效地保护角膜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8.
兔眼滤过术中应用抗瘢痕药物后的眼压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在兔眼滤过术中应用两种抗瘢痕药物后观察其眼压变化,探讨提高青光眼手术成功率的抗瘢痕药物种类及用药方式。方法:将激素及丝裂霉素分别应用于兔眼滤过术中,测定术前、术后3d、7d和1个月眼压并进行分析。结果:①术前各组间眼压元显著差异;②术后 3 d和 7 d,甲强龙各浓度组眼压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术后1个月实2、3、4组和对2组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术后1个月实1组和对1组眼压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其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眼压变化的结果表明甲强龙不仅具有早期抑制肉芽组织的作用,而且在一定浓度下对肉芽组织的成熟也有抑制作用,提示甲强龙术中湿片贴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瘢痕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间歇正压通气(IPPV)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犬眼内压(10P)的影响.方法 实验犬8只,麻醉后分别监测基础条件下和各种机械通气条件下的IOP、CVP、MAP.结果 实施20 ml/kg和30 ml/kg两种不同潮气量的IPPV时I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10、15、20cm H20三种不同压力值的PEEP时IOP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IPPV对IOP影响不大,PEEP可使IOP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对34例(34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直接睫状沟植入法或缝线固定法进行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 直接睫状沟植入法14只眼(41.2%),缝线固定法20只眼(58.8%),31只眼(91.2%)视力达到0.1以上,21只眼(61.76%)视力达0.3以上,28只眼(82.4%)术后矫正视力等于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 选取合适的时机和方式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