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6篇
数理化   3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平衡炮的具体结构特点,为了精确计算弹丸膛内过载变化过程,利用经典内弹道法对某口径的平衡炮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内弹道诸元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再根据膛压与过载的关系,推导出了过载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该计算方法可为此类火炮的内弹道参数评估和弹丸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A. Sasoh  S. Ohba  K. Takayama 《Shock Waves》2000,10(4):235-240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projectile acceleration in a single-stage gun at breech pressures below 50 MPa. The gun was driven by firing either liquid or solid propellant. In-bore projectile velocity was continuously recorded using the well-known, precise VISAR interferometer technique so that accurate projectile acceleration data could be deduced. Both the attained projectile acceleration and muzzle exit velocity depend upon the charge-to-mass ratio and the pressure at which the blow-out disk ruptures.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se experiments rende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propellant combustion and projectile acceleration for low in-bore pressure regimes, and they provide the input data required for adequate numerical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3.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s and dynamic thermal stress fields in gun barrel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which are problems of interior ballistics.The high blas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ct simultaneously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arrel behind projectile moving in the barrel during shooting. Under this boundary condition,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the thermoelastic problems of hollow cylinder are given,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al is studied and the numerical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4.
带充液腔重刚体的自旋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延柱 《力学学报》1992,24(3):368-371
本文讨论带任意个充液腔的重刚体的自旋稳定性。以平均涡量作为液体的离散化变量,导出解析形式稳定性判据,并用于讨论充液自旋弹丸。对腔内隔板增强自旋稳定性的实际效果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5.
陆欣  周彦煌 《爆炸与冲击》1998,18(3):203-207
报道了在整装式液体随行装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实验结果,观测了随行药在不同点火延迟时间下燃烧对膛压曲线的影响,并建立了随行装药的内弹道经典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子运动论出发,考虑到高密度下分子碰撞及高温下分子间作用的特点,提出了简化的三分子碰撞模型,并引进屏蔽效应,给出了描述高压下火药燃气实际状态行为的多项式型状态方程式。在800 MPa的压力范围以内,本文对不同组分的发射药进行了计算,其计算压力与实验有较好的一致性。比目前美国三军所用程序BLAKE编码的计算结果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7.
 针对平衡炮试验中所要求的发射指标超过其发射能力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两种提高平衡炮发射能力的途径,并作了相应的内弹道性能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平衡炮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其作为大质量试验件的有效加载工具的效能,该研究可为提高平衡炮及其它火炮的发射能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固体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过程及弹道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常规火炮点火的现状,分析了固体药电热化学炮(SPETC)点火的潜在优势,并对等离子体点火过程中存在的燃速增强机理进行了讨论。作为等离子体点火的弹道效应分析,利用电热增强固体药内弹道、等离子体发生器、脉冲功率源三者的耦合编码,计算了不同点火功率、不同毛细管径对SPETC炮弹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描述变燃速发射药的膛内燃烧及内弹道过程,对中心开孔式双层结构的变燃速发射药建立了一维两相流内弹道数学模型,在Φ30 mm火炮装填条件下采用二阶精度的Lax-Wendroff差分格式进行计算,得到了数值解。计算结果表明:膛内压力和炮口初速度变化曲线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说明此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映变燃速发射药的内弹道过程;变燃速发射药可以有效地减少膛内压力波的产生,对于安全射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气、固相速度及膛内压力波等计算参数进行分析,可以对变燃速发射药的内弹道过程研究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A3钢钝头弹撞击45钢板破坏模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破片模拟弹的终点弹道效应,进行了不同质量A3钢钝头弹(弹径25 mm)撞击45钢板的试验研究,其中A3钢强度弱于45钢。在约200~800 m/s的撞击速度范围内,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加,分别观察到弹体出现泰勒撞击、向日葵型花瓣帽形失效及靶板冲塞穿甲三种破坏模式。伴随弹体和靶体经历的不同结构破坏模式,弹材和靶材也经历着相当复杂的材料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