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篇
数理化   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微穿孔板消声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精确理论”,在对微穿孔板消声器结构参数与吸声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微穿孔板消声器并将其应用在新舟60飞机APU(辅助动力装置)降噪的实际工程中,并通过编写的噪音数据采集分析程序,对降噪效果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验证出微穿孔板消声器对消除飞机的APU的排气噪声具有良好的消声效果,平均降噪7.16dB。  相似文献   
2.
降低轴流风机噪声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轴流风机的噪声源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对降低风机噪声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降低风机噪声的两种新方法——叶片不等距分布方法和叶片穿孔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为降低轴流风机噪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下弹性微穿孔吸声结构吸声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模态叠加法建立了水介质微穿孔板的数学模型,基于声电类比法得到其等效电路模型。研究了弹性微穿孔板和弹性背腔对垂直入射吸声系数的影响。与空气介质中的微穿孔板不同,水下微穿孔板因结构阻抗不足,难以取得满意的吸声效果,为此提出了增强型微穿孔吸声结构,并在水介质阻抗管内对理论结果予以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增强型弹性微穿孔板弯曲刚度的增大,其在[20,2000]Hz范围内的平均吸声系数得到提高,逐步趋近于刚性微穿孔板的结果,弹性背板使微穿孔吸声结构的吸声峰向低频移动,低频吸声效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将石墨涂覆于传统铜箔(CCC)与穿孔铜箔(PCC)集流体表面,通过内部短路的方式进行预嵌锂处理,再以商业化的活性炭及预锂化的石墨分别为正、负极材料组装成锂离子电容器(LIC)。以PCC为集流体的LIC在0.1和2.0 A?g~(-1)的电流密度下,能量密度分别为118.2和51.7 Wh?kg~(-1),并且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的能量密度保持率为90%;以CCC为集流体的LIC在0.1和2.0 A?g~(-1)的电流密度下的能量密度分别为125.5和43.3 Wh?kg~(-1),在同等电流密度下2.0-3.8 V之间循环1000次后的能量密度保持率仅为73.2%。进一步研究表明,石墨采用PCC在预嵌锂的过程中避免了金属锂沉积,生成了均一且稳定的固体电解质膜(SEI),有效防止充放电过程中SEI膨胀,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粘结力降低,活性物质脱落等现象发生。因此,LIC通过PCC完成预嵌锂后的自放电及内阻更小,具有更佳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5.
Oblique perforation of thick metallic plates by rigid projectiles with various nose shapes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wo perforation mechanisms, i.e., the hole enlargement for a sharp projectile nose and the plugging formation for a blunt projectile nose, are considered in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 perforation of a thick plate is dominated by several non-dimensional numbers, i.e., the impact function, the geometry function of projectile, the non-dimensional thickness of target and the impact obliquity. Explicit formulae are obtained to predict the ballistic limit, residual velocity and directional change for the oblique perforation of thick metallic plates. The proposed model is able to predict the critical conditi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ricochet. The proposed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predictions with other existing models and independent experimental data.The English text was polished by Keren Wang  相似文献   
6.
迟润强  段永攀  庞宝君  才源 《爆炸与冲击》2021,41(2):021404-1-021404-12
充气压力容器在超高速撞击下的典型损伤包括穿孔及其边缘的裂纹失稳破坏,会导致气体泄漏或爆炸,内压对容器前壁损伤的影响仍不明确。以不同内压的球形铝合金充气压力容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球形铝合金弹丸超高速撞击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内充气体压强对前壁穿孔形貌特征、穿孔直径、孔边环向应力等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讨论了气体冲击波的传播行为及影响前壁穿孔边缘裂纹失稳破坏的机制。结果表明:前壁穿孔边缘内翻边形貌与内压相关,内压越高,弯折程度越轻;穿孔直径与内充气体压强正相关,但气体对孔径的影响远小于容器壁厚及撞击速度的影响;穿孔边缘使裂纹失稳破坏的环向拉应力不仅受到后壁反射冲击波的影响,也与容器壁内应力波的传播有关,与内压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穿孔板吸声结构是由微穿孔板与板后空腔组成的共振吸声结构,被认为是继多孔吸声材料之后发展起来的最有吸引力的吸声结构,其吸声特性与结构参数孔径d、板厚t、孔距b及空腔深度D有关,如何按需设计一个有效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和吸声特性混合设计的角度出发,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开发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平台。与以往设计方法不同,本文开发的软件平台综合考虑了结构参数和吸声特性参数两方面的限制,根据实际应用要求平衡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最大吸声系数与吸声带宽之间的制约关系,并以饱满的吸声曲线为目标,提供满足混合设计要求的优化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8.
在织造车间降噪上应用“吸声吊顶”的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仁 《应用声学》1985,4(1):41-44
我国目前纺织厂织造车间的噪声级均较高.应用吸声降噪原理,经四年多来的探研,通过模拟、中试和二顶试点三步的实践证明,对厂房建筑上进行声学处理,即架设大面积“强吸声吊顶”技术的方法,能使织造车间的噪声降低4—6dB(A),收到较好的降噪效果,受到工人们的欢迎.为纺织工业的织造车间噪声治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张斌  李林凌  卢伟健 《应用声学》2010,29(2):134-140
计算微穿孔板吸声系数时,假设孔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计算具有不同直径微孔的穿孔板吸声系数并提高其计算精度,孔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再忽略。在马大猷、Melling(梅尔林)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声波辐射和传播原理,分析微孔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修正微孔的实际等效长度,得到计及孔间相互作用微孔板吸声系数模型,并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微穿孔板吸声系数除结构参数外,还应考虑孔间的相互作用;计及微孔板各孔间相互作用,能提高共振频率、吸声系数理论值的计算精度,计算值逼近实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不规则孔微穿孔板几何参数无法直接获知,造成吸声性能计算困难,故提出一种微穿孔板几何参数估算方法。将不规则孔等效处理为圆孔,利用马氏理论关于圆孔微穿孔板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微穿孔板几何参数估算模型;将参数估算结果用于吸声性能预测,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根据微穿孔板几何参数对高吸声性能区域的影响,探讨了马氏理论适用极限与微穿孔板几何参数的关系,以及微穿孔板受粉尘污染后吸声性能演变规律。将微穿孔板参数点取在面积较大的高吸声性能区域中间部位,可获得较大的马氏理论适用极限;微穿孔板参数点位于高吸声性能区域右上部位时,一定程度的粉尘污染不会降低吸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