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28篇
  免费   3054篇
  国内免费   1030篇
工业技术   50312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809篇
  2021年   923篇
  2020年   982篇
  2019年   655篇
  2018年   795篇
  2017年   1042篇
  2016年   1166篇
  2015年   1476篇
  2014年   3012篇
  2013年   1938篇
  2012年   3167篇
  2011年   3471篇
  2010年   2736篇
  2009年   3415篇
  2008年   3243篇
  2007年   3981篇
  2006年   3203篇
  2005年   2783篇
  2004年   2105篇
  2003年   1892篇
  2002年   1616篇
  2001年   1283篇
  2000年   1041篇
  1999年   788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维混凝土在水工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士恩  申永坚 《人民珠江》2002,(2):23-26,32
概述改性混凝土垢发展情况,介绍纤维混凝土在国内外水工建筑物上的应用实例,提出钢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水工建筑结构强度计算方法。包括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斜截面抗剪强度的计算;重点介绍了网状钢纤维增强混凝土(FOC)在水工建筑物上的应用,包括在渡槽,闸门,小型拦河坝,轻型岸型等工程上的应用实例,T新梁正斜截面的强度计算,板材承载力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上,经过对Ti微合金化技术研究,有效解决了Ti微合金化强度性能波动大的问题,开发出屈服强度450~700MPa高强钢。对试制钢组织性能和工业应用分析研究,表明该产品通板性能良好,通板强度差30MPa左右;成形性能良好,d=0时冷弯测试全部合格;同时还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焊接后,强度波动较小,均在母材部位断开;试制钢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晶粒均匀细小,平均尺寸为4~8/μm;实物质量满足集装箱和汽车制造行业要求,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称配筋小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小偏心受压构件在对称配筋情况下的截面配筋计算,提出用最佳一次逼近多项式简化基本公式,直接按二次方程求解ξ的近似方法,具有精度高,相对误差小,计算方便等优点,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和骨料质量等内因,及施工条件、养护温度、湿度、龄期等外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混凝土强度的相应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从而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5.
朱君 《山西建筑》2003,29(10):38-39
结合大同铁路分局中心医院直线加速器室工程实际,介绍了大体积防射线混凝土的特点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并阐述了具体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杨晓江  丁广友 《河南冶金》2003,11(5):13-14,21
对唐钢薄板坯连铸机生产的SS400钢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认为薄板坯连铸机生产的SS400钢,在采取了精炼站在线定氧,将钢水全氧控制在25×10~(-6)左右,同时连铸采取保护浇注和轻压下等技术后,能够确保薄板坯连铸SS400钢的顺利浇注,轧制的板带材表面质量良好,机械性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卫昌 《工程爆破》2003,9(1):88-90
高 2 7m的水塔建于 193 4年 ,其顶部水罐由 12根钢筋混凝土柱支撑。在倒向侧 7根立柱上形成不同高度的爆破切口 ,背向侧倾倒中心线上的一根立柱上形成小爆破切口 ,其余 4根立柱底部打贯通孔 ,使水塔准确定向倾倒。文中讨论了立柱切口高度的计算 ,爆破参数的确定 ,并介绍了所采用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8.
无粘结预应力楼板新规范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现浇预应力楼板几乎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方案,因而掌握其设计方法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根据新规范,系统地介绍了高层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楼板的设计方法,内容包括:设计原理、基本步骤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花水水电站引水隧洞由于前期开挖工期略有滞后,为加快施工进度,结合全圆断面的施工特点,大部分引水隧洞采用了全圆针梁穿行式钢模台车进行混凝土衬砌。通过各参建单位对针梁台车的运用和改进,有效地提高了引水隧洞混凝土的衬砌速度,并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Different qualities of concrete have been fire tested using different geometries of the specimens as well as different load levels and load configurations. The main objective with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a test methodology consisting of a full‐scale test and different small scale‐tests for determining the probability of spalling and the amount of spalling of fire exposed concrete structures. A reference specimen was defined as a one‐sided fire exposed slab with the dimensions 1800 × 1200 mm2 giving an exposed area of 1500 × 1200 mm2. A number of concrete qualities with different probabilities for spalling, were tested using the reference specimen. These tests showed that the reference specimens worked well giving the expected test results. Small specimens were manufactured in different shapes with the same concrete as the one used in the reference tests. These small specimens were tested either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reference specimens in the large furnace or afterwards on a small‐scale furnace where the fire exposed surface was 450 × 360 mm2. The test results clearly show the increased probability and the increased amount of spalling by using external compressive loading.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by using pre‐stress through bars or wires the load can be lost due to heating of the bars/wires which results in a decreased amount of spalling. The boundary of the specimen also affects the amount of spalling. The spalling around the edges was in all tests less than the spalling on the central parts of the exposed area. It could also be noted that the spalling did not pass completely through any of the specimens. The reason for this is probably that the water/vapour could migrate out from the unexposed surface of the specimen.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