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6篇
  免费   832篇
  国内免费   695篇
工业技术   9363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不同粒径改性粉煤灰对磷酸根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水排放过量的磷导致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将粉煤灰通过化学改性制备成了水化硅酸钙吸附剂,研究了改性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吸附效果。利用XRD, SEM及BET比表面积等手段对粒度分级前后的吸附剂进行表征,研究不同粒级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并考察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粒级的吸附剂其化学成分出现了明显的偏析现象,孔隙结构也差异显著。相比其他粒径下的吸附剂颗粒,颗粒粒径在50?75 μm时,吸附剂中钙和硅含量较多,铝、铁和镁含量较低,水化硅酸钙组分含量最高,且伴有含铝的托贝莫来石晶体出现,钙离子的增加使其可以与更多的磷酸根结合形成沉淀。同时此粒径下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及孔隙度,疏松多孔的结构为钙离子提供更多活性位点。当使用粒径在50?75 μm的吸附剂吸附磷酸根时,磷的饱和吸附量可达到17.1 mg/g,比未分级的吸附剂高19.58%。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见桩型的缺点,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水泥土复合桩,通过预先在场地中进行潜孔冲击高压旋喷,对桩周土体进行预加固,而后在水泥土中植入刚性桩(预应力管桩),形成水泥土复合管桩,实现潜孔冲击旋喷复合管桩桩周土体预加固与预制桩装配式施工相结合的理念,在桩基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最后,通过在北京通州超厚砂层条件下的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桩型与钻孔灌注桩相比在质量、效率等方面具备的综合优势,为类似地层加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矿化技术"具有绿色天然、环保、对原位土扰动小等特点,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得到建筑材料与工程运用研究者广泛关注,并逐渐被世界各国建筑行业广泛采用.由于影响微生物的矿化作用的因素众多(如反应物及产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其他离子浓度和催化剂等),故需深入研究各因素的影响效果,找出最适宜参数以克服加固不均匀的问题.该文引用中外学者大量研究实例,分析了水泥基材料、钢渣材料、砂土及钙质砂中的微生物矿化历程,为"微生物矿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其在结构加固工程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深层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总体勘探和认识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深层煤层气地质理论。通过解剖分析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和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深层"超饱和"煤层气井的试气/生产动态,估算原地游离气的含气量,分析了深层"超饱和"煤层气的形成条件。研究表明:①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储层中除吸附气外,还含有原地游离气,用常规试气方法可直接获得气流,煤层气的产出不明显依赖于排水降压;②埋藏超过一定深度,在煤阶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煤的吸附能力将随埋深的继续增加而降低,煤层中吸附气的饱和度有增加的趋势,在达到吸附饱和后,出现原地游离气并形成"超饱和"煤层气,盆地深层具有"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优势条件;③由于地温梯度和压力梯度的不同,不同盆地"超饱和"煤层气出现的临界深度不同,异常高压和异常高热流可以降低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临界深度;④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开发具有大大缩短见气时间、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和累积产水量低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6.
THIS MONTH     
《兵器知识》2015,(2):12-15
兵器新品廊以色列舰载型"铁穹"反火力压制系统以色列拉斐尔公司在2014年10月底法国巴黎海军装备展上展出了舰载型"铁穹"反火力压制系统。它被称为"C-穹"(C-DOME),系统尺寸仅有冰柜大小,可以集成到近海巡逻舰、小型护卫舰或近海船只等小型舰船上。系统采用多联装发射装置,舰船甲板下方安装有模块化垂直发射单元,内装10枚封装在发射箱内的垂直发射型"塔米尔"拦截导弹。拦截目标时,系统每秒钟可发射1枚"塔米尔"导弹,以应对敌方发动的饱和攻击。  相似文献   
7.
沉管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沉管灌注桩施工出现的质量问题 (1)缩颈.对于缩颈造成的原因主要是拔管速度过快,混凝土来不及下落,而被泥土填充.在流塑淤泥质土中,由于下套管产生的振动作用,使混凝土不能顺利地灌入,被淤泥质土填充进来,而造成缩颈.桩身间距过小,施工时受邻桩挤压.在地下水位以下或饱和淤泥或淤泥质土中沉桩管时,土受强制性扰动挤压,土中水和空气未能很快扩散,局部产生孔隙压力,当套管拔出时,混凝土强度尚低,把部分桩体挤成缩颈.在靠近地面处由于桩管的摩阻力减小,拔管速度容易加快,而管内混凝土自重压力又小,不易流出管外,泥砂挤入桩孔而使桩身混凝土断面变小,产生缩颈.  相似文献   
8.
在压力高达1—3GPa、温度为400—700℃的条件下,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了褐煤加水的模拟实验。分析了实验产物中液态烃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压力、温度及恒温时间对有机质演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模拟液态产物氯仿沥青“A”的有机碳含量为0.91%-2.55%,2GPa条件下其高峰值后移至700℃,说明高压抑制了液态烃的生成,同时压力升高有利于有机质降解产物的环化、聚合和芳构化。在400—600℃条件下,温度升高或恒温时间增长,OEP和Pr/Ph值均减小;而在700℃的恒温条件下,压力增高,OEP和Pr/Ph值均增大。说明有机质的成熟度与温度和加热时间成正相关,而压力增加抑制了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在高压条件下,芳烃演化的主要趋势是甲基化作用,压力升高有利于甲基化反应和甲基重排。  相似文献   
9.
对CO2与加拿大重油及其馏分的混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相态特性的测定,将重油中沥青质沉淀后再蒸馏成三个馏分。在21℃和140℃及不同压力下(最高压力为12.41MPa)测定相态特性数据,其中包括混合物的溶解度、膨胀因子、密度、油气比和粘度等。在测定时得到的油样用气相色谱模拟蒸馏方法加以分析。CO2的溶解度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上升而下降。他和混合物的密度在21℃时随压力升高而增大;但在140℃时随压力升高而下降。密度随压力改变的程度比由于温度改变而引起的改变小、也观查到了由于溶解了CO2使油类产生了较大的膨胀作用。CO2最重要的作用是使油的粘度响有很大的降低。在21℃时粘度降低程度比在140℃时大并且油类粘度愈大降低的愈明显、油样的模拟蒸馏分析表明轻质油已被提取到CO2相中了,但在CO2相中未检测到重质末尾馏分的沉积物。用膨-罗宾逊状态方程把重油及其馏分与CO2的相态特性数据关联起来。并里还用CO2与油馏分有相同分子量的正烷烃的二元三元混合物解释了相特性数据,用转换为体积的膨-罗宾逊状态方程关联了混合物的密度,并且用Ledere提出的方程关联了粘度。  相似文献   
10.
美国阿贡实验室的一个科研小组在无镜单通自由电子激光器中已达到自放大自发辐射饱和,其波长比从前这种无镜自由电子激光器的记录短1000倍以上。该小组展示了在可见光波长(530 nm)和紫外波长(385 nm)上指数增长和饱和的预言。该室研究人员报导了他们在Stephen Milton和Efim Gluskin领导下。逐步向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趋近的过程。同步辐射研究的历史仅有45年,真正的突破也只在屈指可数的几年里。据阿贡先进光源实验室副主任David Moncton说,他们的工作是突破中的一项。与普通激光器不同,该室的无镜自由电子激光器用强流电子加速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