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文化教育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批评理论下的文本鉴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众化和“读图”化的时代,人们的阅读感受普遍下降。带领读者走近文本,增强作品直接感受力尤其迫切。文章在回顾新批评理论方法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具体文本,通过分析一系列批评术语,探讨此方法在文学欣赏中的具体应用,以提供鉴赏中的另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2.
经过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德国接受美学等学派研究者的拓进,文学阅读观念终于走出“作者中心”的一元观念局限,“文本中心”“读者中心”阅读理论极大丰富了观察文学阅读的观念视角。在前后相继的历时关系外,诸种阅读理论还呈现为拼图般共时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批评可以说是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尤其是阿尔杜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学派首要的理论。二者在文学批评上各占一隅,新批评方法重视作品本体的内在研究,后者注重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4.
对于明清之际小说评点的研究, 或侧重于对其评点源流的探寻, 或关注作者在评点中表现的文学观念, 评论者总会不自觉地以严格的文学批评或文学创作为标准来要求或评判小说评点, 这样的评论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忽略了明清小说评点的本真状态。本文希望通过对评点的叙事学分析, 并引入西方新批评来展开平行讨论, 以此观照小说评点的独特形态并尝试解读评点家们的“文心”。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和英美新批评在中西文论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们对文学规律的挖掘是比较诗学研究理应重视的问题之一。“新批评”是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它对文本形式的关注使之区别干西方传统文论,而这种对传统文论的叛离提醒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学性”上。《文心雕龙》中的文学观念远比新批评丰富,但就探讨文学性而言,双方看法实有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新批评”派的领军人物兰色姆的经典理论著作New Criticism(1941)一直没有引入中国。由王腊宝和张哲翻译的《新批评》为中国的文学批评界补上了这一课。这部译著行文忠实、流畅,摆脱了文学理论译文中常见的翻译腔,其中的三篇序剖析了包括“新批评”在内的文学理论的意义,表达了对经典理论著作的辩证立场。这部迟到的经典对改变当前国内过分依附理论、缺乏细读文本的风气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代部分文学评论认为乔伊斯·基尔默的《咏树》过于简单、不协调以及语言色彩单一,对此本文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强调该作品在艺术上的整体性和美感。本文采用新批评主义者所提出的细读的方式,从反讽、词序、比喻、描绘以及语气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剖析,发现在这些所有形式元素的共同作用下诗歌的意境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8.
T·S·艾略特与新批评派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S·艾略特可谓美国“新批派”的开山大师,他的文学整体论,非个性化理论和他的批评风格对新批评派的本体论和文本细读有直接影响,艾略特后期的批评重点转向社会文化批评,与新批评派趋向形式主义的文学批评不同  相似文献   
9.
英美新批评派理论中许多关于文学鉴赏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引进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文学文本为本体的文本"细读法",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对现在的阅读教学发挥着指导意义。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关注文本的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发表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样才能有效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燕卜荪《Seven Types of Ambiguity》中“ambiguity”作为燕卜荪诗学的核心术语而广为人知,并对其后的新批评文论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个术语在中国的译名以“多义”为起始,又经历了“晦涩”、“朦胧”、“含混”、“复义”等多种译名的变迁,体现了国内学界对于新批评乃至整个西方文论的接受现状。本文通过对其译名变迁过程的梳理以及对各种译名的辨析,最终认为“复义”是目前对于“ambiguity”较为适合的译名,并希望以此为突破点,加强国内学界对于相关文论术语定义范畴的共同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