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15篇
  免费   2396篇
  国内免费   2066篇
工业技术   27777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592篇
  2021年   785篇
  2020年   823篇
  2019年   651篇
  2018年   658篇
  2017年   842篇
  2016年   953篇
  2015年   966篇
  2014年   1399篇
  2013年   1390篇
  2012年   1739篇
  2011年   1936篇
  2010年   1360篇
  2009年   1354篇
  2008年   1226篇
  2007年   1560篇
  2006年   1445篇
  2005年   1132篇
  2004年   979篇
  2003年   899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648篇
  2000年   603篇
  1999年   531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343篇
  1996年   241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提高注入剖面测井的准确性,研制了一种新型注入剖面组合测井仪。该仪器由流量处理单元、伽马处理单元、井温处理单元、磁性定位处理单元、调制式传输、电源电路六部分组成。一次下井可同时测取流量、伽马、井温、磁性定位四组参数。具有测取资料精度高、单芯电缆传输、流量可单点测量也可连续测量以厦现场监测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toichiometric blends made from poly(styrene-co-styrenesulfonic acid) (SPS) and poly(styrene-co-4-vinylpyridine) (SVP) was investigated by TEM observation of strained thin films. An FTIR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ionic cross-links were formed between the component polymers upon blending due to intermolecular ion-ion interactions, which arose from proton transfer from sulfonic acid groups to pyridine groups. TEM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deformation mode of the blends changed from crazing only to crazing plus shear deformation, with the shear contribution becoming larger, as the ion content in the blends increased. Such changes in deformation mode can be understood as arising from an increase in the ‘effective’ strand densit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ionic cross-links upon blending.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ionic cross-links via pyridinium cation/sulfonate anion ion pairs were more effective in inducing the transition of deformation mode than ionic cross-links via -SO3/Na+ or -SO3/Ca2+ ion pairs.  相似文献   
3.
含硫化氢气井钻井过程中的腐蚀因素与防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硫气井的钻井过程中对于HRC大于22的钻具钢材除了腐蚀疲劳之外,在pH值小于9的环境中会发生硫化物应力腐蚀破裂,这种破坏比腐蚀疲劳更突然、更快,使钻杆大量损坏。含硫气井在钻井过程中,由于湿硫化氢的出现,常常会出现油管、套管、钻井设备、钻井仪器以及对支持保护管柱的水泥环柱等腐蚀和损坏问题,为此,阐述了湿硫化氢的腐蚀特点、机理,归纳总结了影响腐蚀的因素,综述了如何在这些方面防止其腐蚀,使损失减小,为指导油管、套管防腐工程实践提供了依据。建议在钻井过程中采用碱性钻井液,其pH值可到9或更高(至pH值12),以减缓或防止钻井过程中电化学从硫化物应力腐蚀破裂;含硫气井用的钻杆应该间歇使用。钻杆停用堆置时间可使其放氢,使钻杆恢复韧性,防止硫化物应力腐蚀断裂。  相似文献   
4.
WC/Cu复合材料制备及其高温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机械合金化法结合冷变形,制备了WC/Cu复合材料,研究了冷变形后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和高温退火时韵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烧结后的材料经冷变形,组织呈显著纤维状,WC颗粒弥散分布,密度明显提高,达到理论密度的99.2%;复合材料经600~900℃高温退火,强度和硬度略有下降,塑性则有大幅提高;900℃退火时未发生明显的再结晶,界面结合良好;所制备的WC/Cu复合材料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高抗挤厚壁套管的性能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辉 《石油矿场机械》2006,35(3):101-103
中原油田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现有套管强度不够,无法抵抗盐膏层段的巨大外挤力。开发了TP130TT型高抗挤厚壁套管,其强度能很好地抵抗盐膏层巨大外挤力。实验室试验表明,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现场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中原油田盐膏层段套管强度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利用诸如蛋白石这样的疏松多孔矿料同灰土构成的混合料,在路面结构中表现出的独特有效的抗冻作用机理作了深入分析,并结合足尺试验数据加以验证。阐述了所谓多孔板体结构的概念、机制和材料组成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水井井下套管的损坏将越来越严重,套管故障井将越来越多,为了恢复套损井生产,将套管损坏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配套波纹管补贴,水动力补贴,爆炸补贴等专门修套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又配套了操作方便简单,适用套管损坏类型广的自动力套管补贴加固技术,使各种套管变形,套管断错(错开没有位移或位移量不大时)、套管破裂,误射孔井段封堵,已射开水层封堵等修井作业的难度进一步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修复井综合开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曹长娥 《焊管》2002,25(4):58-60
介绍了日本川崎制铁公司技术研究所开发出的电焊钢管采用热张力减径工艺的特性 ,及这种钢管的高强度、高延性等基本特性。用这种钢管制造的汽车零部件 ,经弯曲、冲击和疲劳特性等实验 ,证明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是制造汽车用零部件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一号线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及成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禹 《施工技术》2002,31(6):10-11
介绍了广州地铁一号线运营以来的全线隧道结构变形监测 ,分析了隧道结构的安全状况和各种变化规律 ,并对其变形原因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on low-Si alloyed steels with Si content ranging from 0.25 to 3.2 wt.% were carried out in a 0.1 M NaCl borate-buffered solution (pH 8.4) in reducing conditions at 90 °C. Silicon as an alloying element was proved to degrade at first the steel ability to passivate. For longer immersion times, protective effects developed more efficiently on the steel containing 3.2 wt.% silicon. Passive layers electrochemically formed in the transpassive domain on the steel containing 3.2% Si were shown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grown at rest pot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