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代农药》2003,2(6):13-13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在水稻田的应用是中国拟除虫菊酯发展30年学术研讨会的一个热点话题。由于大多数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鱼贝类毒性较高,其在水稻田的应用长年以来在我国是个禁区(醚菊酯除外)。随着我国高毒农药的禁用以及水稻害虫对常用药剂抗性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拟除虫菊酯。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贝类食品的质量安全,通过分析贝类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的组成,运用贝类电子标签技术和计算机组件技术设计了基于.NET的海水贝类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实现了贝类产品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形成了完整的贝类从海区到市场的追溯信息数据链条,构建了贝类质量安全追溯数据库,保障了贝类食品的消费安全。通过模拟测试,效果良好。系统既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查询平台,又为管理部门对贝类质量安全监控提供良好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Qu ECh ERS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Okadaic Acid,OA、Spirolides1,SPX1、Dinophysistoxin1,DTX1、Azaspiracid1,AZA1)的快速方法。以Qu ECh ERS净化技术对食用贝类样品进行提取与净化后,经C18色谱柱分离,用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ESI源)进行测定。用Peak View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全智能分析,对照每个样品与标准品的TOF-MS质量精度及同位素分布情况、保留时间以及TOF-MS/MS谱图,对化合物作出定性判断。同时利用Multi Quant软件对四种毒素进行外标法定量,OA和DTX1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g/L,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AZA1和SPX1的线性范围为0.520μg/L,方法检出限为2.0μg/kg,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高、中、低三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75.6%94.1%之间,RSD小于10%。应用该方法对进出口的贻贝、北极贝、象拔蚌、牡蛎等20个样品进行检测,发现8个样品的SPX1和2个AZA1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操作简便、高效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贝类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以采自江苏东部沿海的文蛤、青蛤、四角蛤蜊及菲律宾蛤仔四种低值贝类为样本,研究其软体中牛磺酸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这四种贝类的最适采收期。建立以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化结合HPLC-UV测定牛磺酸的方法,以Kromasil 50mm×2.1mm C18为分离柱,甲醇-0.05mol/L乙酸钠(p H6.0)23∶77为流动相,流速0.3m L/min洗脱,紫外检测波长为330nm。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四种贝类软体中牛磺酸的含量,且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贝类的生长具有明显季节性,一般春夏季较秋冬季生长较快,尤其夏季水温为2528℃时为快速生长期,此时,贝类软体中牛磺酸含量达到最高。菲律宾蛤仔牛磺酸含量最高在7月,约为42.79mg/g;而文蛤、青蛤、四角蛤蜊软体中牛磺酸含量最高在6月,分别约为27.48、16.59、15.00mg/g。若从产量和有效成分牛磺酸的含量变化上综合考虑,建议菲律宾蛤仔牛磺酸最佳采收期为7月,文蛤、青蛤、四角蛤蜊最佳采收期为6月。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业科技》2013,(08):52-55
分析产于广西北部湾的四种主要养殖贝类——近江牡蛎、文蛤、翡翠贻贝、华贵栉孔扇贝——中的铜(Cu)、铅(Pb)、镉(Cd)、铬(Cr)、砷(As)重金属残留水平,并利用靶标危害系数(THQs)对南宁市人群贝类食用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近江牡蛎和华贵栉孔扇贝的重金属污染水平较高,铜、镉是近江牡蛎的主要污染因子,铜、镉元素残留量超标率达62.5%、75%。华贵栉孔扇贝的镉、铬元素残留超标率达100%、11.25%。其余两种贝类均未出现重金属元素超标现象。南宁市市民在正常的消费量下,摄入牡蛎引起的铜、镉元素、及由扇贝消费引起的镉元素的THQs相对较高,分别为0.823、0.759、0.757,可见食用牡蛎和扇贝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大量消费牡蛎和扇贝时,会富集大量的Cu、Cd、Cr等元素,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ASE(快速溶剂提取)、GPC(凝胶渗透色谱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法检测贝类样品中扑草净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本实验采用乙腈经ASE上机提取,凝胶渗透色谱仪净化,最后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扑草净在线性范围为0.25~40μg/kg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回收率为90.0%~105.4%,相对标准偏差2.9%~5.3%。  相似文献   
8.
海洋贝类多糖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芙蓉 《饮料工业》2012,15(2):12-14,19
综述了海洋贝类多糖的多种制备技术(酶法、柱层析法、膜分离法等)及其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证明海洋贝类多糖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和价值的天然功能食品,作为抗肿瘤、抗病毒药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多环芳烃蒽在两种贝类中的检测及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月亮贝(Neolamprologuscalliurus)和竹蛏(Solenstrictu)对多环芳烃蒽的富集作用,筛选获得高效蒽降解菌株。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hraphy-mass spectromety, GC-MS)检测两种贝类中蒽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比较6种菌株和上述菌株等体积混合得到的菌群对蒽的降解率,并对高效菌株或菌群的降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两种贝类均能够对蒽进行富集,在0.5和5μg/L蒽处理条件下,月亮贝对蒽的富集比竹蛏高2.75和3.34倍。6种菌株对蒽的降解率可达92.11%~95.90%,而混合菌群对蒽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7.17%。菌群生物降解蒽的最佳条件为pH 6、温度27℃、降解时间15 d。另外,添加30 mg/L Mg2+促进了混合菌群对蒽的降解。结论 月亮贝对蒽的富集高于竹蛏,混合菌群对蒽的降解率最高,添加Mg2+可以促进蒽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10.
贝类裙边为原料,采用协同酶解制备贝类寡肽,探讨影响贝类寡肽得率的因素。结果表明:贝类裙边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粉碎处理有助于提高酶解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酶解参数为底物浓度12g/100mL,加酶量500U/g,pH 7.5,酶解温度55℃,时间60min;酶解液经分子量为10kD和1kD的超滤分离,含有寡肽部分的酶解液经纳滤浓缩,最后喷雾干燥制得小分子的贝类寡肽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