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6篇
工业技术   67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多巴胺复合三维凝胶结构,并通过高温煅烧得到了石墨烯/裂解炭复合结构。采用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测试发现裂解炭的包覆有效降低了石墨烯片层的团聚,得到的材料表现出了较大比表面积;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发现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骨缺损病患的日益增多,对骨修复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寻求有效的方法使骨修复材料实现功能化,以改善材料与骨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促进骨组织快速修复成了关键所在。海洋生物贻贝分泌的粘附蛋白在水环境中展现出超强粘附性能,能牢固附着于各种材料表面。受粘附蛋白启发,研究发现多巴胺(Dopamine,DA)具有与贻贝粘附蛋白类似的结构和性能,其具有超强粘附性、化学反应活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特别是其对骨细胞有优异的粘附、增殖效果,有望用于骨修复材料的表面改性。着重介绍了DA的主要性能以及其在骨修复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体外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后,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定向分化的情况。方法从鼠骨髓中获得MSCs,培养传代,用MTT法检测bFGF对骨髓MSCs生长的影响。10 ng/ml bFGF作用2 d后,通过IBMX、细胞因子bFGF、GDNFI、L-1β、中脑神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和中脑神经细胞膜碎片等分组联合诱导骨髓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特异标志NSE、MAP-2a,b和TH的表达。结果在一定范围内,bFGF对骨髓MSCs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表达NSE、MAP-2a,b和TH,联合应用GDNFI、L-1β、中脑条件培养基和中脑神经细胞膜碎片诱导7 d后,NSE阳性率为(27.774±2.747)%,MAP-2a,b为(28.006±3.080)%,TH为(3.098±0.352)%。结论体外骨髓MSCs被诱导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为帕金森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氧化石墨烯片边缘的羧基和表面的环氧基团共价修饰的方法制备了二茂铁功能化石墨烯的复合材料,通过FT-IR、TEM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二茂铁共价修饰石墨烯复合材料呈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我们进一步利用二茂铁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电化学催化性质进行研究,该修饰电极对多巴胺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并推测出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当信噪比为3时,检测限达到0.01μM。  相似文献   
5.
研究大豆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神经递质水平的调节.连续背部注射D–半乳糖6周,建立衰老模型,然后灌胃大豆黄酮5周(实验组Ⅰ、Ⅱ的剂量分别为5、10 mg/(kg.d)),监测不同脑区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酯酶、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变化,探讨大豆黄酮对衰老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衰老小鼠大豆黄酮后,大脑皮质和海马中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酯酶、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明显上升,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说明大豆黄酮可以改善衰老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8F—FP—β—CIT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卡因经水解、脱水、甲酯化、苯基溴镁格氏反应、脱N-甲基、碘化、N烷基化、甲磺酰化等反应制备氟标记前体,用K222催化进行氟标记,得到^18F-FP-β-CIT[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去甲基托烷],标记率25%-30%,放射化学产率10%-12%,合成及纯化时间100-110min,纯化后放化纯度<95%,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陈正平  周翔  吴春英  方平 《同位素》2000,13(1):7-11
报道了β-CIT(2β-甲酯基-3β-(4’-磺苯基)托烷)及标记前体(2β-甲酯基-3β-(4’-(三丁基锡)苯基)托烷)的合成路线,化合物IR、NMR、MS、元素分析等数据与结构相符,由标记前体制备^125/131I-β-CIT,标记率和放化纯度均〉90%。  相似文献   
8.
如今,美国有40%的成年人遭受着近视的困扰,而且近视还可能引起失明。紧凑型荧光灯(CFL)已经为人们节省了可观的电费,那它是否也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视力呢?这正是伯明翰亚拉巴马州大学的科研人员所期待的,而且他们已经开始就这方面进行研究了。他们发现:只要稍微增加些日常人造光,就能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125I标记的具有多巴胺D3受体潜在的活性的核药物^125I-7-OH-PIPAT(7-羟基-2(N-丙基-N-3'-碘-烯丙基)氨基四氢萘满)。从化合物2,7-二羟基萘开始,经过多步反应合成出^125I-7-OH-PIPAT的前体,并对它进行^125I标记。^125I-7-OH-PIPAT经分离纯化后,检测结果为:放射化学产额为57%,放化纯度大于86%。  相似文献   
10.
聚苯硫脲(ArPTU)是一种新型高击穿、低损耗的材料,为提高其储能密度,在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其溶解性,降低界面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多巴胺(DA)对其进行改性可以有效地改善其与PVDF的界面问题。采用溶液流延热压的方法制备出不同共混比的多巴胺改性聚苯硫脲共混聚偏氟乙烯(DA/ArPTU-PVDF)复合薄膜。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阻抗分析仪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DA/ArPTU-PVDF中DA/ArPTU质量分数为10wt%~15wt%时,PVDF的β晶型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这是其介电性能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100 Hz时,介电常数最大可以达到10.3(10wt% DA/ArPTU),同时介电损耗降低,最低达到了0.008(25wt% DA/ArPTU)。复合材料的储能密度也有明显提高,最大可以达3.0 J/cm3(10wt% DA/ArPTU),相对于纯PVDF提高了63.3%。此外,复合材料的击穿特性相比于纯PVDF具有很大的提高,最大可达556.4MV/m(15wt% DA/ArPTU)。而且,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大断裂伸长率可以达到196.7%(5wt% DA/ArPTU),展现出了柔性高击穿储能材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