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数理化   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活性污泥废水处理的最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中鼓风曝气和纯氧(或富氧)曝气这两种方法,从曝气设备结构、特点、工艺技术指标、运行管理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基于Monod方程,引入微生物量函数,建立了考虑微生物量作用的基质去除速率方程,并利用基质去除的零级反应速率求解有关参数.活性污泥好氧处理印染废水时,所需要的微生物量与反应时间密切相关,当HRT为24h,MLSS为2.2g·L-1,基质去除率为83%;而当HRT为12h,要达到相同的基质去除率,MLSS须维持在4.0g·L-1.当MLSS≤2.5g·L-1,基质去除速率与微生物量成正比;当MLSS为4.0g·L-1,基质去除速率约为最大值的86.2%,而且MLSS≥4.0g·L-1,基质去除速率随MLSS的变化不明显.所建立的基质去除速率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微生物量对基质去除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是水体中2种污染物, 对生态环境有潜在危害. 本文以市政剩余活性污泥为原料, 氯化锌为活化剂热解制备污泥基吸附剂, 研究盐酸酸洗浓度、氯化锌浓度、热解温度、热解时间等对污泥基吸附剂吸附水中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污泥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随盐酸酸洗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则随盐酸酸洗浓度的增大呈先降后增趋势, 两者均在1.500mol·L-1盐酸浓度下取得最优值. (2)污泥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随氯化锌浓度和热解温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 在氯化锌浓度为4.0mol·L-1、热解温度为500℃时有最优值; 随着热解时间的延长, 污泥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分别在500℃热解70min和80min时有最优值. (3)污泥基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 氯化锌4.0mol·L-1活化2h、500℃热解70min和80min、1.500mol·L-1盐酸酸洗; 以此制得的污泥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的去除率分别为97.7%和96.4%, 平衡吸附量分别为97.9mg·g-1和3.9mg·g-1, 且污泥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以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为反应器,铁氰化钾为阴极液,研究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菌液和玉米秸秆水解液对MFC的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阳极中活性污泥菌液体积(1.5、3.0、4.5、6.0 mL)增加,MFC的产电量逐渐增加,当活性污泥的体积增加至7.5 mL时,产电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玉米秸秆水解液在底物中的浓度为0、10、15、20、30、40 g/L时,电池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4、157、248、208、170、146 mV。当阳极活性污泥菌液体积为6 mL、玉米秸秆水解液浓度为15 g/L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最佳,此时MFC的功率密度为54.6 mW/m2,内阻为496 Ω。同时,循环伏安曲线(C-V)和交流阻抗曲线(EIS)测试可知,MFC的电极过程由电荷传递和扩散过程共同控制,反应过程受电子传递控制。  相似文献   
6.
选择了4种不同的提取剂,对曝气池活性污泥的腺苷三磷酸进行提取,并用荧光素酶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剂所提取的ATP量有很大不同;同一提取剂对不同水样ATP的提取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微波消解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活性污泥中的铜和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种微波消解样品,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活性污泥中Cu、Pb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样品加标回收率Cu为95.6%~98.3%,Pb为92.3%~97.0%,相对标准偏差RSD(%):Cu为1.0%~2.0%,Pb为2.0%~2.9%,检验限Cu为0.0052ng/g,Pb为0.0073ng/g,该方法应用于活性污泥中Cu,Pb的分析,实验所需时间短,取样量少,空白值低,实验过程中样品损失少,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从污水微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羟基烷酸酯(PHA)是一类具有生物相容性、光学活性、热塑性和完全生物降解性等的生物高分子,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PHA是一些微生物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胞内能量和碳源储藏物质,可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1,2].目前大幅度降低PHA的成本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难题.通常处理有机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多种可积累PHA的天然微生物[3],故可以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混合菌种群合成PHA,降低PHA的成本[4,5].本工作以某纺织厂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为原料,采用微嗜气-好气过程驯化活性污泥,研究了供氧量、碳源调节物浓度、培养时间、温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改进BCR法在活性污泥样品重金属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改进的BCR三步顺序提取法研究了活性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所研究的可提取态包括可交换态,还原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氧化态-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这三态的含量之和加上残渣态的含量与各重金属的总量进行了比较。利用ICP-MS测定了活性污泥提取液以及残渣态中Cr,Mn,Co,Ni,Cu,Zn,As,Cd,Pb的含量。实验表明,采用改进的BCR法可以用来分析活性污泥样品中的金属形态。  相似文献   
10.
MBR对污水中肠道模型病毒的去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祥  刘俊新 《中国科学B辑》2007,37(4):390-396
采用重力出流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选择两种孔径的微滤膜考察其对污水中T4和f 2两种模型病毒的去除情况. 清水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膜孔径组件对T4和 f 2病毒的实际截留率远大于理论截留率; 两种膜组件对T4病毒的截留均高于f 2病毒. 在MBR稳定运行状况下, 两种不同孔径的膜组件对同一病毒的截留效果无显著差别: 孔径为0.1 mm的聚丙烯(PP)和孔径为0.22 mm的聚偏氟乙烯(PVDF)对T4去除率均大于5.5 lg; 对f 2的去除率大于3.0 lg. 其原因是膜表面的滤饼层、凝胶层在病毒的截留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膜生物反应器对病毒的去除由膜的截留、污泥絮体的吸附和生物灭活等作用共同完成.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活性污泥系统对病毒去除率稳定在97%以上, 主要依靠生物灭活作用完成对病毒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