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数理化   8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合成了纳米TiO2/碳化树脂(B)复合催化剂。对其组成、结构、尺寸及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为由碳、氢、氧和钛等4种元素组成的纳米材料,尺寸约30nm,其中Ti和O的堆积结构为锐钛矿型;在该复合材料中,B为具有活性基团和不同长度碳—碳共轭链的大分子,且与TiO2之间存在着某种化学作用,复合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电子结构不仅使其能吸收紫外—可见区的全程光波。而且对光生电荷具有很高的分离能力,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吖啶橙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盐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橙,使得吖啶橙在激发波长为492 nm,发射波长为538 nm处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从而建立了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方法,线性范围为2.0×10-6~60×10-6g.L-1,检出限为1.62×10-6g.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在96%~105%之间。方法用于水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何锡文  唐志新 《分析化学》1994,22(4):332-335
本文对吖啶橙-罗丹明6G-罗丹明B组合成各种混合染料体系的能量转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中,吖啶橙-罗丹明6G间,罗丹明6G-;罗丹明B间,吖啶橙-罗丹明B间均能发生有效的能量转移。可以认为不仅染料单体,而且二聚体也是能量转移效率的竞争,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能量转移的影响。本文的工作将有助于拓宽能量转移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对吖啶橙和亚甲基蓝与主体葫芦脲[7]分子作用的内、外包结物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亚甲基蓝与葫芦脲[7]的内包结构型最稳定,吖啶橙与葫芦脲[7]的内、外包结构型的热稳定性相当.在相同的理论水平上利用时间相关的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客体分子及其各构型包结物的激发态性质预测相应的吸收光谱.比较了客体分子的跃迁轨道组成及其性质的变化,预测葫芦脲[7]的包结作用对吖啶橙和亚甲基蓝分子的轨道能级和电子跃迁性质使其吸收光谱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体积分数95%乙醇介质中,吖啶黄、吖啶橙的荧光发射波长与苏丹红染料的吸收波长十分接近。实验数据表明,随着苏丹红I~IV用量的增加,溶液中吖啶黄、吖啶橙荧光发射强度明显降低,其荧光猝灭程度与苏丹红用量成正比。动力学研究表明苏丹红I,II与吖啶黄或吖啶橙之间可形成非共价复合物,从而发生静态荧光猝灭;而苏丹红III,IV猝灭吖啶黄或吖啶橙则表现为一种复杂的动力学特点,可能同时存在静态荧光猝灭与动态猝灭。  相似文献   
6.
基于肝素钠对吖啶橙的共振散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肝素钠的新方法。在1.0mol/L HCl介质中,吖啶橙与肝素钠反应形成缔合物,使溶液共振散射(RS)增强,且在323nm波长处产生1个较强散射峰。在0.020~2.0μg/mL范围内,体系共振散射信号与肝素钠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0.185ng/mL。该方法灵敏、稳定、选择性好,可直接用于肝素钠注射液中肝素钠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5.6%~102.9%。  相似文献   
7.
在HCl介质中,痕量As(Ⅲ)对KIO3氧化吖啶橙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使其荧光猝灭。荧光强度的降低值与As(Ⅲ)的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环境样品中As(Ⅲ)的新方法。反应在沸水浴中进行11 min,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200μg/L,检测限为0.04μg/L。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As(Ⅲ)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9.2%~101.2%。  相似文献   
8.
利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吖啶橙(AO)与质粒DNA水溶液,以及含胶束介抽的吖啶橙与质粒DNA溶液体系的相互结合作用及减色效应。结果表明:吖啶橙时质粒DNA的吸收光谱有减色效应;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AO水溶液体中,随着SDS浓度的增加,其光谱结果表明由凝聚态向单体的转化。而在含十二烷基硫酸钠(DS)的AO与质粒DNA溶液体系中,吖啶橙凝聚态随SDS浓度的增加,对AO与质粒DNA相互  相似文献   
9.
亚甲基蓝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吖啶橙(AO)作为光谱探针, 采用UV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亚甲基蓝(MB)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 确定了在低浓度MB时, MB与DNA以嵌插方式作用; 而在高浓度MB时, MB与DNA之间为混合作用方式. 结合比n(MB)∶n(DNA)=10∶1, 结合常数 =2.46×105 L•mol-1, MB-DNA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0×106 L•mol-1•cm-1. 同时研究了酸度和温度等对MB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热力学研究推导了MB结合DNA为焓驱动反应.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一种吖啶橙敏化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并研究了材料的全息特性.用Ar+激光器三种波长的光对材料进行记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衍射效率、较高的曝光灵敏度和较大的折射率调制度,最大衍射效率均大于40%.将计算机二进制文件经过编码生成的二值图像存入样品,其再现图像较为清晰,译码后能够准确地还原出原文,表明该光致聚合物适合数字全息存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