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数理化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微滴溶剂萃取-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联用技术(SDE-GC-μECD)对水中挥发性卤代烃(vHH)的分析进行了可行性探讨,优化了微滴溶剂萃取技术的多种影响因素.方法在0.1~20μg/L之间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1~0.999 8,相对标准偏差在1.2%~4.6%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3%~117%之间.该方法所用的有机溶剂很少(1~2 μL),装置简便,是值得推广的绿色环保、高效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微波辐射下,不用任何有机溶剂和无机载体,苯亚磺酸钠和卤代烃能迅速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S-烃基化产物。  相似文献   
3.
用量化学UMP2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_2X(X=H,FCI)与臭氧反 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内何构型,在 UQCISD(T)/6-311++G**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以 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直实性。从CH_2X(X=H,FCI)与O_3的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看 ,它们与O_3反应的活性都比较强,相对而言,活性大小顺序为CH_2F>CH_3> CH_2CI,也就是说,CH_2F自由基与臭氧间的反应活性最强,对大气臭氧的损耗将 是最大的。同时研究还发现CH_2X(X=H,FCI)系列自由基与O_3的反应都是强放热反 应。  相似文献   
4.
卤代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近年来卤代化合物在光照射下的偶联反应、醇解反应、消去反应、开环反 应,尤其是卤代杂环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得到了许多用热反应或催化反应无法替 代的具有生物(理)活性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5.
超声条件下制备单取代硼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以硼酸三丁酯为原料与卤代烃,金属镁粉在室温下经超声辐射制备单取代硼酸的结果。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并得到满意的产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气相色谱柱温智能最佳化的程序设计原理及其应用实例, 用烃/卤代烃混合样作为实际样品进行验证, 预测值与实验值能很好吻合。  相似文献   
7.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建立了吹扫 捕集法富集样品 ,利用HP 1大口径厚液膜通用型熔融石英毛细管柱 (30m× 0 .5 3mm×2 .6 5 μm) ,ECD检测器 ,测定水中 10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 ,确定了最佳吹扫 捕集条件 .结果表明 :水样体积为 5mL时 ,标准偏差在 0 .0 2~ 0 .0 7μg L之间 ,变异系数在 1.0 9%~ 3.2 8%之间 ,加标回收率为 94.0 %~ 10 7%之间 ,10种物质的检出限在 0 .0 7~ 0 .19μg L之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用KF/Al~2O~3作为碱催化剂,由水杨醛或2-羟基-1-萘醛分别和α-溴代乙酸酯、α-溴代苯乙酮、苄基氯、4,4'-二氯甲基联苯和1,5-二氯甲基萘等进行一锅化缩合反应,以38~89%的产率合成了14种芳并呋喃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正钯催化Heck偶联反应一般首先经过插入和加成步骤生成含C—Pd键中间体A,最后通过β-H消除来实现钯催化循环.如何利用中间体A中的C—Pd键引入新官能团是有机合成研究难点之一.目前有两种策略:(1)零价钯催化体系下,烯烃与卤代烃反应生成含C—Pd键中间体A,然后与亲核试剂(芳基硼酸,Cl-,CO,烯烃和炔烃等)实现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2)两价钯/氧化剂催化体系下,烯烃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生成含C—Pd键中间体A,然后与亲核试  相似文献   
10.
朱凤霞  杨旭石  杨迪迪  李和兴 《催化学报》2010,31(11):1388-1392
 以有机金属 Pd 硅烷和乙基桥联硅烷为混合硅源, 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进行共缩聚反应, 制备了有序介孔有机金属 Pd(II) 催化剂 Pd(II)-PMO(Et).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 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 N2 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与后嫁接法相比, 共聚法制得的催化剂活性位分散均匀, 孔道不易堵塞, 同时乙基修饰的孔壁增强了催化剂表面疏水性, 有利于反应物在孔道内的扩散和吸附. 在水介质 Suzuki 反应中, Pd(II)-PMO(Et) 的催化活性与均相催化剂 Pd(PPh3)2Cl2 的相当, 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