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质高粘原油一般表现为非线性渗流特点,其流变性物理实验研究对指导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鲁克沁油田重质高粘原油流变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脱气原油粘滞性较强,温度由低逐渐升高时,流体性质由塑性体向假塑性体和牛顿流体型过渡,当温度接近油层温度(67℃)以上时,非线性渗流性不显著,基本为牛顿流体;油层温度高于粘温曲线拐点(58℃),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只要控制合适的注水速度,就可充分的利用地层热能,进行常温注水开发油藏。  相似文献   
2.
李海锋  艾尧 《电声技术》2011,35(7):19-21
通过使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提取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然后用数值方法进行二次开发,提供了一个求解声学流固耦合问题的方法,并对已有软件ANSYS求解声学流固耦合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改善.考虑了声波在传播中的能量耗散,即空气的粘滞性因素影响,最后将此方法应用到人耳模型中,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安国明 《建筑机械化》2005,26(5):34-35,39
以上基本方程式反映了土壤性质、土壤的粘着力、内摩擦力、土壤与金属的摩擦力和土壤重力所产生的作用力等。方程式中没有考虑速度的影响,因为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和由此次实验的结果来看,挖掘(切削)速度对土壤的阻力并没有很明确的影响。也就是说,土壤并不呈现任何粘滞性。在基本方程式中也没有考虑土壤的应力——应变关系,因为挖掘的最终目的是破坏土壤,所以只要知道土壤在破坏时的应力即可。  相似文献   
4.
通过衰减系数的计算,运用经典吸收理论解析了混凝土质量检测声测法中的频漂现象,而驰豫吸收理论解析了违背经典吸收理论的频散现象的本质.并结合工程实例的信号波形解析频漂与频散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分析了水平定向钻(HDD)用泥浆粘度升高的原因,以及过高的泥浆粘度对泥浆设备和泥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一幢带阻尼器高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1/15缩尺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深入研究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特征,并通过比较考察了阻尼器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该结构未出现明显的薄弱层,结构整体扭转反应相对较小,阻尼器发挥了较好的消能减震作用,但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层间弹塑性位移角未能满足规范对消能减震结构所规定的宜采用的限值(1/80),结构设计中已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改进,满足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考虑桩体粘性的变阻抗桩受迫振动问题的解析解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建立了考虑桩体材料粘弹性、桩长有限、桩端为弹性支承时,考虑桩侧土作用、桩截面声阻抗发生突变状态下(有两个突变界面),桩顶受纵向激振时基桩受迫振动的定解问题,求得了稳态正弦及瞬态半正弦激振条件下的解析解,并对所得解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桩体材料粘性对变阻抗界面处的特征反射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RAO.  DN  阙洪培 《国外油田工程》1999,15(8):8-14
原油粘附在油藏岩石表面,影响了一次、二次和三次采油的采收率。文献中所报道的各种润湿性测定力法,有的未考虑粘附对所测接触角的影响,有的只说明有粘附作用或无粘附作用,而未具体测定对接触角的影脑。本新建方法首次考虑了在油藏温度和减压力条件下,粘附作用对测定接触角的影响。新建方法是用浮力排驱油珠和矿物是体表面之间的水膜,在老化达到吸附平衡后,测定前进接触角和后退接触角。其做法是:实验开始,在两块平行放置的晶体表面上各滴一滴油珠,超过预先确定的老化时间后,将油珠合二为一,由此命名为双滴双晶方法(DDDC)。文中所测的前进角和后退角照片本文(略)展现了水湿、中间润湿和油体系各自三相接触线(TPCL)的特征,解决了常规方法接触角测定与实际偏差大,不能测再生接触角等问题。迄今公开发表的用接触角表征油藏润湿性方法中,唯有DDDC法能定量反应粘附对所测接触角的影响,并能重复测定接触角。  相似文献   
9.
In-5%Cu合金的液态结构与粘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液态金属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In-5%Cu合金熔体的结构。结果表明:随温度由400℃升高到900℃,In-5%Cu合金熔体的平均最近邻原子间距ri总体上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原子配位数Ns的变化比较复杂,R1和Ns都在600℃左右出现转折,原子团簇出现热收缩现象,其结构在600℃附近出现异常变化。利用回转振动粘度仪对In-5%Cu合金在液相线以上不同温度进行粘度测量的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In-5%Cu合金熔体的粘度值减小,总体上呈现指数变化规律,在600℃左右发生突变.粘度突变温度与结构突变温度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刘莎  甄侦  谢仁生 《四川建材》2010,36(4):36-37
总结了阻尼器在结构中的布置原则。介绍粘滞阻尼器四种不同安装方式,并通过算例,对这四种安装形式下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进行比较,得出剪刀型安装方式和肘节型安装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