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revious studies carried out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mud area focused on long-term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sedimentary records during the Holoeene, especially during the mid-Holocene high-stand water levels perio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nsitive grain size groups can be used as a sedimentary proxy to reconstruct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AWM). The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mainly in the northern and middle portions of the Zhejiang-Fujian coastal mud, however, similar research in the southern portion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edimentary proxy and modern measured data of EAWM are lacking. In this paper, we focused on a sedimentary record of the past 100 years with an enhanced resolution of 1.8 years. Investigations of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Zhejiang-Fujian coastal mud area were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21~Pb chronology, grain-size analysis and chemical element analysi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mean grain size (Mz) of sediment sensitive grain size and the measured EAWM was confirmed for the first time. We found that during the recent 100 years, the variation of the mean grain size of the sensitive population in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the Zhejiang-Fujian mud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EAWM intensity changes; and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sediment discharge from Datong station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DTSD). Finally, recent changes in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study area reflect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5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影像资料,结合实测悬浮体浓度数据及海表温度、风场、海表流场等资料,对浙闽近海表层悬浮体时空分布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浙闽近海表层悬浮体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区2~50 m等深线海域存在温度锋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表层悬浮体向外海的输运。夏季的河流输沙有利于研究区北部近岸高浓度悬浮体分布,南风、西南风对表层悬浮体扩散起抑制作用;冬季在强烈东北季风作用下,再悬浮作用强烈,同时为表层悬浮体向南扩散提供了动力。本研究对完善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输送机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浙闽裂谷带为金银铅锌铜钼金属矿床及萤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床的重要成矿域,其代表性矿床有治岭头金银矿床、梅仙式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银坑斑岩型钼矿床、湖山萤石矿田、武义萤石矿田等。裂谷带活动具两个旋回,第一旋回与超大陆解体相当,始于新元古代,闭合于加里东期,代表性地层标志为中元古代地层。第二旋回始于燕山早期,止于燕山晚期,代表性地层标志为下侏罗统枫坪组地层及白垩纪断陷盆地沉积地层。第一旋回相对应区域变质、混合岩化、韧性剪切活动及岩浆岩侵位等地质作用。第二旋回相对应大规模火山喷发、岩浆侵位、断陷盆地等地质作用。第一旋回裂谷环境中,形成治岭头式金银矿和梅仙式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初胚或金属矿床的初始矿体;在第二旋回后期大规模火山热液的成矿作用中,使前者叠加富集,形成了巨大资源量的工业矿体,而岩体侵位形成了一系列斑岩铜矿和浙闽地区极富特色非金属矿、萤石矿成矿带。  相似文献   
4.

闽浙泥质区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来源复杂,记录着自然气候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大量信息。本研究对该泥质区2站位岩芯中脂类生物标志物——游离态脂肪酸近160年来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沉积物样品游离态脂肪酸均以微藻类和细菌等海洋自生生物源为主,陆源高等植物贡献较少。结果进一步表明,东亚季风、黑潮和太平洋十年涛动(PDO)等自然气候环境因素变化主导了海源游离态脂肪酸总量:20世纪明显高于19世纪,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异常发育;长江全流域洪水事件(1998年、1954年和1931年)致使该泥质区陆源游离态脂肪酸异常增加,海源则减少。人类活动则主导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游离态脂肪酸的持续增加,尤以海源增加最为显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影响了硅藻的生长。i-C15:0%指标反演该泥质区的低氧程度20世纪50年代后呈显著增加趋势,80年代中期后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5.
浙闽相邻区白垩纪上下火山岩系成因与壳幔作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闽相邻区广泛出露的白垩纪火山岩划分为上下火山岩系。下火山岩系为大面积展布的早白垩世早期长英质火山岩,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Pb等和LREE,无明显Eu异常,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εHf(t)值较低(-20.43~-6.39),锆石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集中在1.8~2.2Ga之间。上火山岩系为局限于断陷盆地内的早白垩世晚期长英质火山岩,属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相对贫硅贫碱但同样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负Eu异常明显,εHf(t)值较高(-10.00~-4.51)。研究表明,上下火山岩系均表现出随时代变新ΣREE和LREE分异程度降低的趋势,均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主要为幔源岩浆底侵导致古元古代陆壳基底部分熔融形成的低Sr流纹岩类,但上火山岩系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更强烈的壳幔作用;例外的是下火山岩系西山头组上部熔岩,属东南沿海罕见的橄榄玄粗岩系列高Sr粗面英安岩,以富集Sr、Ti、Co、Ni和低的εHf(t)为特征,推断由幔源基性岩浆结晶分异形成。区域晚中生代火山岩的综合对比表明,东南沿海深部壳幔作用具有从中—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晚期逐渐增强、自南往北依次减弱的时空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1年7月5个断面共30个站位的温盐深(CTD)测量资料,分析东海南部陆架水体的温盐结构和温跃层特征,探讨黑潮和台湾暖流对东海陆架水文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本区广泛存在着浅部温跃层和深部温跃层。浅部温跃层分布于20 m水深以内,跃层强度普遍较弱,具有明显的日内生消变化。深部温跃层分布于中、外陆架和台湾海峡。在中、外陆架的深水区,跃层底界深度约80 m,跃层厚度约10 m;跃层强度大,约为0.8 ℃/m,且较为稳定。在台湾海峡北部,温跃层分布于水深14~30 m,跃层厚度6~10 m,跃层强度偏弱,为0.2~0.5 ℃/m。在温跃层附近,由于上、下层水团温度、盐度的差异,其混合过程常出现盐指现象。在东海陆架90~110 m等深线之间,深部温跃层之下盘踞着一个深层冷水团,水温为16.8~17.6 ℃。黑潮水的入侵,使得外陆架温跃层强度减弱至0.2~0.5 ℃/m;同时,跃层层位上升,厚度加大。温跃层强度可以作为指示黑潮入侵的灵敏指标。当夏季深部温跃层强度低于0.6 ℃/m,同时伴随跃层厚度加大时,可判别为黑潮入侵。本区夏季黑潮锋可以到达110 m等深线附近。在中陆架50~80 m等深线之间,深部温跃层的消失,说明台湾暖流的强烈影响遍及整个水柱;而从南向北,台湾暖流的影响逐渐减弱。台湾海峡北部深层水温度较低,平均值为22.52 ℃,要比东海南部中陆架深层水低3 ℃,这可能意味着台湾暖流深层水主要源于黑潮分支的加入。  相似文献   
7.
浙闽丘陵区土壤侵蚀影响因素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闽丘陵区土壤侵蚀现状调查、分析研究,揭示了浙-闽丘陵区土壤侵蚀的严重性,提出了浙-闽丘陵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降雨条件;地形;地表松散的堆积物;植被的覆盖程度。降雨丰富且集中,山高坡陡,地表易流失的土壤,植被的严重破坏等,为该地区的土壤侵蚀提供了条件。最后,本文提出了浙-闽丘陵区土壤侵蚀防治对策应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工程、耕作密切结合。生物措施主要为植树种草;工程措施是改变小地形,以达到蓄水、保土的目的;耕作措施主要是改变乱开荒的做法,摒弃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禁止陡坡开垦。不同地区应根据实地情况合理防治,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要根据影响因素来制定防治对策,也应该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8.
浙西南19亿年花岗闪长岩的地质特征及发现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胡雄健  许金坤 《地质论评》1993,39(6):557-563
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笔者首次在浙西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中发现以龙泉淡竹花岗闪长岩体为代表的吕梁期花岗岩,并以锆石U-Pb法测得其结晶年龄为1878±27Ma(2σ),从而肯定了我国东南大陆边缘早元古代变质地层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浙闽克拉通的概念,认为它隶属于中国早前寒武纪陆台。  相似文献   
9.

大量陆源碎屑物质主要通过以长江、黄河为代表的大江大河和以瓯江、浊水溪为代表的山溪性小河流的携带输移至中国东部海域,海域沉积物的物源识别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了磁性矿物中的11种元素(Ti、Fe、Cr、Mg、Al、V、Ca、Co、Zn、Mn和S),旨在探讨这些河流沉积物( < 45μm)的磁性矿物群体化学特征,提取其物源指示意义,为边缘海沉积物物源判别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河流沉积物的磁性矿物主要是以铁氧化物(磁铁矿)为主,铁硫化物含量很低( < 2%),只有台湾浊水溪沉积物中含有相对较多的铁硫化物(主要是磁黄铁矿),为1.84%。除此之外,各河流沉积物磁性矿物中铁氧化物的化学元素组成(Ti、Mg、Ca、Al、Cr、V、Mn、Co和Zn)差异也很明显,其中黄河富含Mg和Ca,长江富含Ti,钱塘江富含Al,瓯江富含Cr,台湾浊水溪相对来说富含Al和Co,而其余元素含量远低于其他河流。从磁性矿物成因图上看,黄河沉积物中磁性矿物落在碱性岩浆岩成因区,但这并不是反映了流域磁性矿物的母岩为碱性岩浆岩,而是由于流域中黄土土壤化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磁性矿物中含有较高的碱土金属元素(如Mg和Ca)所致;其他河流磁性矿物成因与其流域母岩关系密切,如长江和浙闽河流主要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岩浆岩成因,浊水溪为沉积变质-接触交代成因,都与其所处流域的磁性矿物的母岩类型较为一致。利用Ti+V-S+Co-Ca+Mg三角图可以有效地区分黄河、长江和浙闽河流、浊水溪沉积物物源。磁性矿物群体中的Mn、Zn、Al、Cr元素的差异有助于进一步确定长江和浙闽河流的泥沙来源。同时,发现磁性矿物单颗粒和群体化学组成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很可能是由于分析方法不同所造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的构造背景是中国地质学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引入中国后,中国地质学家普遍接受了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导致中国东部中生代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相应的成矿作用的观点,乃至成为被中外学者普遍认知的理论,至今仍然广泛流传。但是,本文研究认为问题很多。众所周知,岛弧是以玄武岩出露为主,大陆弧则是以安山岩出露最多,而中国东部玄武岩和安山岩极不发育。本文按照大数据研究思路,对日本和安第斯全部新生代岩浆岩的统计研究表明,上述认识基本上是对的:日本弧主要是玄武岩,其次是安山岩;安第斯弧主要是安山岩,其次是玄武岩;而中国东部(以浙闽地区为代表),主要是花岗岩,其次是玄武岩,出现双峰式分布的特征。看来,中国东部与日本和安第斯的构造背景完全不同,中国东部没有俯冲作用的明显证据。其次,岛弧和大陆弧有明显的成分和结构分带,如日本弧,从海沟开始,岩浆活动是从前弧-岛弧-后弧-弧后(frant-arc,arc,rear-arc,back-arc)。安第斯弧不如日本弧明显,从海沟向东到大陆是从弧前杂岩-弧岩浆岩-弧后盆地。中国东部(包括东海大陆架、中国东部沿海)与俯冲有关的结构和成分分带哪里有?我们的研究集中讨论了浙闽地区400km宽度范围内侏罗纪-白垩纪岩浆岩的分布,从年龄到地球化学(Si O2的变化,Mg O、K2O的变化,年龄的变化等等),基本上见不到有从东到西分带的趋势,这种情况如何与板块俯冲作用联系起来呢?岛弧岩浆岩主要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洋壳、深海沉积物,以及由俯冲带带来的流体,因此,岛弧岩浆岩洋壳的特征非常明显。大陆弧也来自地幔,但是,岩浆穿过大陆壳,会带来明显的陆壳混染的影响,因此安第斯型岩浆岩陆壳的印记比较明显。大陆岩浆岩如果不考虑俯冲带的影响,岩浆岩应当来自高热的软流圈地幔。如果高热的软流圈停滞在岩石圈底部,在那里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应当是大陆溢流玄武岩,而中酸性岩浆岩非常少;相反,如果高热的软流圈突破岩石圈的阻隔而上升到地壳底部,则会加热下地壳底部使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则是大量的酸性花岗岩,而玄武岩和安山岩很少。峨眉山是前面的情况,中国东部则是后面的情况。中国东部岩浆岩究竟与日本、安第斯有何异同点?应当是岩石学家研究的首要命题,建议中国的岩石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不要仅限于中国东部的研究,而将研究的触角延伸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一下日本和安第斯岩浆岩的情况,再对比中国东部的情况,如此可能会得出新的认识,这样的认识也许才可能有益于解决中国东部岩浆岩形成背景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