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633篇
地球科学   257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49年   3篇
  1944年   6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4年   8篇
  1933年   3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招远金矿田的人工重砂样品中首次发现宇宙尘埃——镍纹石.文中介绍了镍纹石的形态特征、物理性质和x射线粉晶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认定招远金矿是在地层经过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保留下来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黄麒 《海洋与湖沼》1992,23(5):492-497
讨论了~936)Cl的成因、~(36)Cl断代法的原理及测试方法。自1987年以来,应用该方法测得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湖和大浪滩湖石盐的沉积年龄,并与~(14)C,~(230)Th和古地磁测年法所测得的年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均在误差(1δ)范围内相吻合,表明石盐的~(36)Cl断代法是可行的,获得的年龄数据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百鹤玉是一类新型的彩玉石工艺品和室内饰面材料新品种,主要因其富含有海百合茎等古生物化石,又首先在鹤峰县境内发现和开发利用,故命名为百鹤玉。矿床赋存于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生物灰岩地层中,矿体呈凸镜状产出,矿石结构致密,质地坚实细腻,加工性能良好,制成的工艺品和饰面材料色泽花纹美观,有较好经济价值。矿床生成过程与古构造、古地理、岩相等因素有密切的时空关系,矿床主要分布在台地边缘礁灰岩相。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大石河玄武岩规模小,并受敦-密大断裂控制。玄武岩中构成宝石的橄榄石产于二辉橄榄岩包体中和少量的捕虏晶中。矿床为碱性玄武岩,以位于大断裂次级构造上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7.
岗山头一带含霓石碱长花岗岩分布在胶南造山带的南段,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晓期在引张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该花岗岩含有霓石、钠闪石、微斜长石、钠长石等碱性矿物;K2O和Na2O的含量为8.4%-9.6%,H2O+少于0.16%,具有富碱,贫水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奇石观赏的起源和发展进程 ,对我国石文化传统和各发展阶段的石文化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鲁西寒武系凝块石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地区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出露连续,中寒武世张夏组和晚寒武世炒米店组均有凝块石产出。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凝块石的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认为形成凝块石的微生物主要为附枝菌,其次是葛万菌、肾球菌和放射状菌,根据枝杈的直径大小、枝杈的细胞状分割结构及结晶程度等,附枝菌又可细分为:泥晶粗枝杈状、泥晶分段枝杈状、泥晶细枝杈状、微晶管状枝杈状和亮晶粗枝杈状。相应的群落也可划分为:泥晶树枝状、单个房室状、簇球状和亮晶树枝状。凝块石的凝块为附枝菌等蓝细菌钙化体和周围粘结的碳酸盐微粒所组成的团块,其按形态可分为:斑状、网状和树枝状。根据上述的研究,本文认为形成凝块石的理想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蓝细菌的捕捉和粘结作用、蓝细菌自身钙化作用、碳酸盐的原地沉淀和沉积后作用。  相似文献   
10.
锡铁山石晶体结构中Fe3+的两种亚晶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于青海锡铁山铅锌矿氧化带中的锡铁山石进行了57Fe穆斯堡尔谱的研究,在晶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谱峰的重新解释,发现由于配位Cl-离子无序占位引起Fe3+离子所占配位八面体的畸变,形成了Fe3+的两种亚晶位,并根据结构数据指定了这两种亚晶位各自形成的四极双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