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科学   87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非充分灌溉在节水示范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养宁 《地下水》2007,29(3):105-106
代王街办是西安市临潼区有名的\"水中旱\"地区,属于渭河南台塬区,地下水埋深 80~200 m,单井水量 32 m3/h 左右,70 年代打成一批深井,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无法使用,当地群众只有靠天吃饭.1998 年水利部正式立项批准在该区实施高效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实施面积 0.7 万亩.工程经过近8年运行效果良好;为干旱缺水地区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达到节水增产方面探索了有效途径,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西部资源》2014,(3):36-36
<正>五原县国土资源局在土地整治工作实践中,结合实际,近期编写出《土地整治经》,全文如下:土地整治经验新,恭请诸位仔细听。领导重视有保证,群众配合齐鼓劲。重大工程连成片,选准项目是关键。勘测设计需认真,项目建议要可行。  相似文献   
3.
董鹏 《地下水》2005,27(4):274-275
陕西的农业节水灌溉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节水灌溉还存在各种问题.在分析节水灌溉工程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农业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葛伟 《地下水》2023,(6):130-13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结合高效节水理念进行合理规划,提升灌溉工程建设水平,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但当前我国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高效节水理念的应用产生了一定制约作用。为此,文章主要围绕高效节水理念下的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展开分析和讨论,首先概述了高效节水理念以及应用于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目前我国农田灌溉工程中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最后提出了间歇涌流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要点,希望能为我国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周忠生  郎元亮 《地下水》1994,16(4):162-164
馆陶县地处河北省南端,东临卫运河,过境河道长达44.3km,卫西干渠作为卫运河的支流,从县中部北上,长达37.5km。可见有良好的地上水灌溉条件。然而,八十年代以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步丧失殆尽。全县迅速形成纯井溉区。年复一年地过量开发利用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已出现了地下漏斗。不仅如此,由于机井深度的不断增加,逐渐抽汲中层微咸水和咸水,水质急剧恶化,土壤积盐,水盐运动失调,大面积耕地出现次生盐碱灾害,灌溉效益退化。这一趋势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采取治理措施。 1 馆陶县灌溉结构变化的回顾 馆陶县六十年代开始发展地上水灌溉,七十年代进行大规模的机井建设,迅速开创了井渠双灌的有利局面,不仅充分利用了地上水,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土壤盐碱化基本得到控制,农业生产水平开始步出低谷。然而,七十年代末开始,地上水灌溉面积逐步减少,井灌溉面积迅速上升,农业生产在保持高产中潜伏着危机。其发展进程是:  相似文献   
7.
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流域水循环过程呈现二元特性,径流变化归因分析对流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意义重大,当前多数研究难以消除基准期的影响且不能区分不同类型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以\"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考虑农业灌溉取水、工业生活取水以及大中型水库调度影响,构建了抚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采用多因素贡献解析法分析流域径流...  相似文献   
8.
9.
10月13日,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严之尧率领调研组到崇左市,就开展土地"小块并大块"整治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严之尧要求,要总结经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崇左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长祝林林,崇左市市长黄克、副市长高新等领导陪同调研。当天,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龙州县上龙乡廷弄屯"小块并大块"甘蔗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片及"小块并大块"发源地弄农屯土地整理项目区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文明交流和作物传播的关键区域,该地区古代人群的饮食结构和生业模式一直是国内外考古学者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天山地区复杂的地理构造为研究不同地貌单元人群的农业活动和生计模式提供了理想场所。本研究选取中天山南部焉耆盆地北朝时期(386~581 A.D.)的莫呼查汗沟口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对从该遗址不同功能单元采集的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分析,并结合已有的炭化种子记录探讨了该遗址古代居民的作物结构和生业模式。结果表明:房址剖面和火塘样品中发现了较多数量的黍η型、小麦树枝状和乳突状以及少量的粟Ω型植硅体,植硅体分析和炭化种子浮选结果共同证实了北朝时期沟口先民的作物结构以小麦和黍子为主,同时兼有大麦和粟,各遗迹单元农作物植硅体的广泛分布表明该遗址农业活动发达。通过对比不同地貌单元遗址的考古研究成果发现,不同于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地带,在山前洪积扇或沟口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作物种植必须依赖水利灌溉设施的支持。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新疆不同地貌单元人群的饮食结构、农业活动和生存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