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1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
以SPOT 4遥感影像和林相图为主要数据源,RS和GIS软件为数据分析平台,借助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多样性及其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呈现以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体的交错景观格局,其它景观类型呈补丁状镶嵌之中;处于演替前期的森林类型(山杨和白桦林等)的斑块形状构图复杂,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异质性高,处于演替后期的森林类型(落叶松林等)则刚好相反;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2593,景观总体的异质性较低,景观生态结构呈现出不合理性和简单化.研究成果可为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管理和景观规划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CA-Markov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为探讨哈尔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以及驱动机制。该文以1989年、2001年和2007年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借助于地学信息谱图理论,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域18a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2007年土地利用格局为基础,利用CA-Markov模型和并引入终极状态概率,预测2025年土地利用情况和平衡状态下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以耕地为主,其面积比例均超过60%,其次是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稳定型图谱空间分布广泛,占研究区域总面积比例最大,"耕地→耕地→耕地"是其面积最大的变化图谱,"林地→林地→林地"次之,持续变化型所占比例最小,"未利用地→林地→耕地"是其面积最大的变化图谱;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从2025年到土地利用终极状态期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居民工矿用地持续增加,耕地→居民工矿用地是其主要转化轨迹,其他地类变化量相对较小,基本上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该文为土地利用合理规划、生态恢复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五味子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愈伤组织发育特征以及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五味子醇甲的积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5培养基比MS培养基更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根据愈伤组织的发育状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4类,其中颜色微黄、质地疏松的C类愈伤组织中所积累的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添加1.0 mg/L BA、0.2 mg/L NAA和0.1 mg/L KT的B5培养基上较易诱导出C类愈伤组织,其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达到4.28 mg/g FW.该研究的初步结果对通过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生产五味子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RS和GIS扎龙湿地景观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S、GIS技术手段,1995年、2000年和2004年LandsatTM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分析研究区域景观结构、主要景观要素的时空演变、景观组分变化和转移过程,并定性分析景观动态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呈现以沼泽地景观为基质的草地景观、耕地景观等相对为主体的交错湿地景观格局;沼泽湿地景观、水域景观、耕地景观、草地景观等在转移过程中保持较大的保留率;草地→沼泽地和沼泽地→草地是研究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的优势转移过程,处于主导地位,草地→盐碱地,自然因素为该景观类型的转变及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盐碱地→草地,反映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驱动机制的复杂性;对土地的利用一般应按照一定的规划原则进行,做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借助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手段,以1989、2006年2期Landsat 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及方法,选取景观指标定量分析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兴凯湖国家级保护区呈现以水域景观为基质,农田、沼泽景观等相对为主体,其他景观呈补丁状散布其中的主体景观格局;农田景观的面积增加幅度最大,速度最快,主要由草地、林地、沼泽3种景观类型转换而来;研究区域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减小、均匀度指数减小、优势度指数增大;人类活动是影响该保护区景观时空格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其职能部门在加大其保护力度的同时要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以实现该保护区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城郊的景观格局及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哈尔滨市的遥感数据(SPOT)、1∶50000地形图和其它图形、文字材料,在RS、GIS和GPS技术支持下,按照一定的景观分类体系制定出8个一级景观类型、14个二级景观类型,得到了城乡交错带(城郊)景观类型的分布图。对地形图进行矢量化,得到了哈尔滨市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和分维数指数,从斑块多样性、景观类型多样性、景观格局多样性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城郊以农田景观为本底,旱田和水田占有绝对优势;泡沼(水库)和片林斑块密度远大于其它类型的斑块密度,农田景观的斑块密度最小;各类景观类型所占的比例相对均匀,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就大。就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而言,道里区的最大,南岗区的最小,各区产业结构不均衡;将景观类型和哈尔滨市数字高程模型(DEM)相叠加,更加直观地反映了哈尔滨城市郊的景观类型和景观格局;在对土地开发利用,特别是松花江以北的区域,要按一定原则并保护有价值的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形梯度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为揭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在地形差异上的演变过程,探讨不同地貌部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以1989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RS和GIS支持下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理论,研究该区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程,揭示土地利用变化成因和机理,并基于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探究土地利用图谱地形梯度的空间分异和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分别由20.96km2减少到2.87km2和3.92km2减少到0.09km2,破碎化程度加剧,且未利用地(滩涂地和湿地)→耕地是其主要的转变轨迹,居民工矿用地呈现不平衡的增加态势,耕地是居民工矿用地和林地的主要转化来源,林地的破碎度由0.117个/km2增加到0.532个/km2,破碎化程度日益严重;前期变化型和持续变化型的分布指数在地形位等级2时最大,稳定型和反复变化型的在地形位等级1时最大,之后随着地形位的增加而减小;中间过渡型呈现一定的曲线变化。该文为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帽儿山景观生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对区域区划有重要的意义,以黑龙江帽儿山为例,以2006年林相分布图、Landsat TM遥感数据、地形图、二类调查数据和其他数据材料为数据源,以GIS为技术手段,选取景观类型破碎度、景观形状指数、土壤侵蚀类型、地形因素(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盖度指数与气象因子(年降水量)7个指标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生态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全面分析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分级处理和景观区划,分为Ⅰ、Ⅱ、Ⅲ、Ⅳ和Ⅴ级区域,分别代表好、较好、中、较差和差5个级别;(2)不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区域面积所占比例的排列顺序为:Ⅱ>Ⅲ>Ⅳ>Ⅰ>Ⅴ,Ⅱ级区域所占的比例最大,在整个研究区域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区域景观生态质量属于较好水平;(3)景观生态质量垂直分异明显,第一、二高程带的景观质量较好,Ⅱ级区域在一、二高程带所占比例较大,在第二高程带达到最大,第三、四和五高程带的景观质量较差。可见基于DEM模型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揭示景观生态质量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白河林业局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CIS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景观格局指标定量分析,研究1987.2000年长白山地区白河林业局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探讨区域景观生态过程和森林景观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7~2000年间,经营总面积减少1663.87hm^2,斑块数目增加4240个;受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形成以有林地景观为主导的疏林地、灌木林地、沼泽地、非林业用地等呈补丁状散布之中的区域景观格局;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斑块密度增加,破碎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