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自从1974年开始应用聚乙烯人工泪管做结膜囊鼻腔吻合术后,对于解决泪小(总)管闭塞、泪囊破坏,或泪囊摘除术后或泪囊腔吻合术失败后,不能用其他手术治疗,苦于泪溢的病人,已有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它的最大的一个不足是术后合并症结膜肉芽增生的发生率高达30%,同时手术步骤尚不够简便。为此我们又对手术做了进一步的改良,并长期观察了结果,提高了成功率,减少了合并症。现报道于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1977年11月至1984年7月在我院眼科手术的病人,术后观察1年以上可供统计者共有48例(54眼)。其中男  相似文献   
2.
「爱眼日」与青少年视力健康齐立平据专家调查,全国有500多万盲人,600多万视力低下者,1000多万儿童弱视,3亿多人配戴眼镜。而这些眼病中的75%至少是可以预防的。卫生部等12个国家级单位决定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爱眼日”。就是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防...  相似文献   
3.
华北制药以环保求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忠  齐立平 《中国药业》2003,12(12):17-17
~~华北制药以环保求效益@赵忠$华北制药集团新闻中心 @齐立平$华北制药集团新闻中心  相似文献   
4.
电击伤眼部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院灼伤科1958年至1966年收治了100例电击伤病人,而1966年9且至1980年12月共收治了426例,说明随着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击伤病人也逐渐增多。过去电击伤引起眼部的损害多见于个别报导。为了观察对眼部的损害,我们自1966年9月至1980年12月对灼伤科和眼科部分电击伤病人进行系统地眼科检查,现就病历记录比较完整的60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震荡伤致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一例朱蓓,齐立平,孟忻,李明武患者女,71岁,因双眼老年性白内障于1994年4月4日入院。既往患糖尿病5年,入院后血糖控制约6.1mmol/L。同年4月8日和4月14日,分别行左、右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6.
结膜环状细胞在诊断干眼病有一定的重要位置,而杯状细胞的密度与上皮细胞形态有着密切关系,为此我们观察了10例正常人穹窿部结膜的细胞表面结构,为探讨干眼病提供了正常的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7.
犤本刊讯犦7月中旬,当淮河流域汛情十分危急时,华北制药集团公司总经理刘寿文专程赶赴安徽合肥,代表华药两万余名职工将价值200万元的药品紧急送往两淮灾情严重地区。这批赈灾药品主要是抗感染药和抗腹泻类药等当地急需的药品,包括青霉素、青V钾、安灭菌、利宝系列药品等,有力支援了受灾地区的防汛抗洪。华北制药集团一贯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98年就曾向抗洪前线送去价值1000多万元的药品,非典期间又曾向河北省医护工作者捐赠了400多万元的现款和药品。华北制药集团200万元药品捐赠安徽洪灾区@齐立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一例硬皮病引起双侧严重下睑外翻经用患者皮肤做简单的皮片移植而获得成功。患者男性53岁,有10年进行性睑外翻病史,近年来加重。同时有食管机能障碍。2年前诊断为硬皮病。手术在睫毛下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表面眼肌电信号波、特征参数,为麻痹性眼肌疾病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客观数据.方法 眼肌电信号检测水平肌肉时,将电极置于内眦、外眦和额部正中的皮肤,在弧形视野计上安装可交替闪烁的小红灯,引导眼球做水平扫视运动.测试垂直肌肉时,将电极置于眼眶上、下中央和额部正中的皮肤上,将视野弧转动至颢上鼻下25度和鼻上颞下25度,通过红灯交替闪烁记录垂直扫描运动.眼疾麻痹患者,检测方法同上.对140名正常受检者和30名眼肌麻痹患者进行表面眼肌电检测.结果 正常受检者眼肌电信号规整,波形大致相似.男女之间、各年龄组之间波形无明显区别.眼肌麻痹患者,在其眼肌运动障碍的某一方向,引出的眼肌电信号有相似的波幅降低或消失,其降低程度与相应的眼外肌病变程度有关.正常受检者和眼肌麻痹患者表面眼肌电图型有明显不同.结论 表面眼肌电信号检测具有无创安全的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表面眼肌电特征参数将针刺眼肌电图的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高危冠心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临床疗效、心功能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4例高危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经桡动脉行PCI术,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指标及心功能、并发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58±0.68)h、住院时间(5.26±2.13)d,穿刺成功率96.88%(62/64)、手术成功率95.31%(61/64);患者治疗后LVEF(65.17±2.13)%、LVEDD(51.23±7.32)mm、LVESD(50.05±7.64)mm优于治疗前(P0.05);患者术后出现穿刺血肿1例(1.56%),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体循环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的效果更佳,有效改善心功能,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