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隔药灸对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下丘脑P 物质、5-羟色胺和c-Fos含量的影响,探讨隔药灸治疗慢性炎性内脏痛的镇痛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假隔药灸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合50%乙醇灌肠的方法制备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模型。隔药灸组选取双侧天枢穴、气海穴进行隔药饼灸治疗;假隔药灸组仅在穴位上放置药饼和艾炷,不点燃艾炷;模型组和正常组均不进行治疗,只做与隔药灸组相同的固定。治疗结束后,采用腹壁撤回反射评分(AWR)、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热缩足潜伏期(TWL)观察大鼠痛行为的变化,采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WR评分显著升高(P<0.05),MWT、TW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假隔药灸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AWR评分降低(P<0.05),MWT、TWL 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假隔药灸组与模型组比较,AWR、MWT、TW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假隔药灸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假隔药灸组与模型组比较,下丘脑P 物质、5-羟色胺、c-Fos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能降低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的含量,该作用可能是隔药灸治疗慢性炎性内脏痛发挥镇痛作用的重要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近10年单独应用灸法治疗病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探讨灸法病谱及适宜病症。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201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收录的单独应用灸法治疗病症的临床研究论文,建立信息数据库,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得到灸法病谱及适宜病症。结果:共纳入论文1 822篇。近10年灸法的临床应用涉及骨科、消化科、妇产科、免疫科等19个临床类别,共包含197种病症。骨科论文数量和病症种类最多,其次是消化科、妇产科。经筛选获得灸法适宜病症28种,其中一级适宜病症9种。共有1 804篇论文明确使用了艾灸的灸治方法,18篇论文使用了非艾灸的灸治方法。其中艾条灸使用频率最高。结论:近10年单独应用灸法治疗的病症有197种,骨科病症种类最多,以骨科和免疫科的一级适宜病症种类居多;施灸方法以艾条灸应用最多。后续应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技术与方法,深入开展灸材、灸温、灸量的标准化研究,规范灸法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中药特征与治疗肝病的关系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分析中药治疗肝病的用药规律,从而为中药治疗肝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2005版《中国药典》所载中药治疗肝病的研究文献为基础,根据检索结果统计不同传统功效分类、不同药性、药味、归经的中药数量和其中具有肝病治疗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1959年至2018年发表的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文献,总结归纳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针灸信息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万方数字化期刊(万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性分析。结果 艾灸治疗失眠应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百会、三阴交、神门、足三里;足太阳膀胱经穴应用频次最高,其次是督脉穴和肾经穴。下肢部的腧穴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头面部、背部。关联性较高的穴对为内关、足三里、神门、百会和三阴交,关联性较高的治疗方法为艾条灸配合针刺。灸法配合中药的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灸法配合针刺,疗效均优于单纯灸法(均P < 0.05)。对比灸法、灸药并用、灸刺并用疗法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灸法与灸药并用疗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灸刺并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灸法治疗失眠的组方中主要穴对为内关、足三里、神门、百会和三阴交。配合疗法中灸刺结合的使用频率最高,但灸法配合中药疗法的有效率最高,对于PSQI评分的改善程度亦最大。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抗癫痫联盟的定义,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目前,现代医学对癫痫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癫痫的药物,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治疗癫痫不良反应低、疗效显著,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在癫痫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WHO报告[1],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人达1 010万,死亡620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当归补血祛风汤对特发性眼睑痉挛(BEB)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设计,将105例BEB受试者按1:1:1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2次/周.中药组采用当归补血祛风汤口服,每日1剂.针药结合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三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主要疗效指标为扬科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隔药灸对克罗恩(Crohn s Disease,CD)大鼠结肠p38MAPK、ERK1/2、c-fos的影响,探讨隔药灸治疗CD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假灸组4组。采用TNBS合50%乙醇溶液灌肠制备大鼠CD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隔药灸组取天枢穴(双)、气海穴进行隔药饼灸治疗;假灸组取穴、操作与隔药灸组相同,但不点燃艾炷。治疗结束后,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肠p38MAPK mRNA表达;应用ELISA技术检测结肠p38MAPK、c-fos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结肠ERK1/2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严重,可见全壁性炎症、裂隙状溃疡,部分大鼠结肠可见纤维化;与模型组、假灸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结肠形态结构改善,肠道炎症减轻;假灸组大鼠结肠损伤程度、炎症反应与模型组类似。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38MAPK mRNA表达增加(P < 0.01),p38MAPK、ERK1/2、c-fos蛋白含量均增加(均P < 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p38MAPK mRNA表达降低(P < 0.05),p38MAPK、ERK1/2、c-fos蛋白含量均降低(均P < 0.05);假灸组均无显著变化(均P > 0.05)。结论 隔药灸能下调克罗恩病大鼠结肠p38MAPK、ERK1/2、c-fos的表达,改善炎症、促进肠道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9.
干眼是一种会严重影响患者工作与生活的多因素疾病,至今发生机制未完全明确,尚无标准动物模型。非Sj9gren综合征干眼作为干眼的主要类型之一,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究。随着干眼机制研究的深入,干眼动物模型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本文综述了包括药物、手术、外源性损害、行为模式、饮食结构改变等在内的非Sj9gren综合征干眼的动物造模方法,阐释不同模型的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展望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1954—2016年有关五官科针灸文献,通过文献计量与评价,以期客观地反映现代五官科针灸疾病谱,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针灸医学的优势。方法根据《中医针灸信息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针灸治疗五官科疾病的文献数逐渐增加,其中临床研究类文献数占该年度总文献数的比例也逐渐升高;五官科针灸疾病谱共有85种;从多角度数据分析,五官科有效病症为变应性鼻炎、耳聋、近视、耳鸣;针灸治疗五官科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五官科针灸疾病谱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