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视屏暴露和户外活动与幼儿睡眠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儿童睡眠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已建立的马鞍山市母婴健康出生队列,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出生的单胎活产儿,随访至2岁,收集社会人口统计学、视屏暴露、户外活动和睡眠情况的资料。共获得有效问卷1 575份,男童833人,女童742人。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幼儿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26.16%;电视打开时间(不一定在看)≥2 h/d、看电视≥1 h/d、玩手机≥30 min/d分别占50.73%、45.21%和26.03%,户外活动≥2 h/d的比例为71.30%;去户外场所的频率≥2次/周和在户外场所≥1 h/次的比例分别为76.31%和37.71%。调整人口统计学等混杂因素后,打开电视时间(不一定在看电视)≥2 h/d(OR=1.40,95%CI:1.11~1.77)、看电视时间≥1 h/d(OR=1.39,95%CI:1.11~1.75)、玩手机时间≥30 min/d(OR=1.55,95%CI:1.21~1.99)均会增加幼儿睡眠质量差发生的风险;去户外场所的频率≥2次/周(OR=0.72,95%CI:0.55~0.93)和在户外场所时间≥1 h/次(OR=0.78,95%CI:0.62~0.99)则能降低发生幼儿睡眠质量差的风险。结论 幼儿睡眠问题存在一定比例,视屏暴露和户外活动均与幼儿睡眠相关,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应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减少视屏暴露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以减少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关联。方法 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产前保健门诊招募待产孕妇及其单胎活产儿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进行随访,最终纳入3 556对母亲-儿童。问卷收集孕妇相关信息和儿童随访资料,并采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和《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评定量表》(父母版)分别评定孕妇妊娠相关焦虑情况及学龄前儿童的执行功能。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相关焦虑对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 3 556名孕妇年龄为(26.78±3.42)岁,学龄前儿童年龄为(4.32±0.46)岁,初产妇、独生子女和市区儿童所占比分别为94.96%(3 375名)、91.37%(3 249名)和88.98%(3 164名)。仅孕早、晚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7.60%(626名)和6.30%(224名),孕早、晚期同时存在妊娠相关焦虑检出率为7.68%(273名);儿童总执行功能异常检出率为8.54%(304名)。调整混杂因素后,与孕早、晚期均无妊娠相关焦虑相比,仅孕早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会增加学龄前儿童抑制、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母亲孕期双酚A(BPA)暴露与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关联。方法对象源自马鞍山市出生队列,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以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建立。采用固相萃取-同位素内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1 783名孕妇首次建档时采集血清的BPA浓度,于婴幼儿2.97~28.1月龄时,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1999年版)》评估其神经行为发育情况,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孕期血清BPA水平与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关联。结果孕期血清BPA检测和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状况评估数据完整的母子共931对。首次建档时孕妇年龄为(26.67±3.45)岁,血清BPA浓度(ng/ml)的M(P25,P75)为0.23(0.11,0.52),检出率为84.1%(783/931)。婴幼儿月龄为(13.18±5.46)月龄,男童占53.5%(498名)。婴幼儿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发育商得分分别为(97.88±16.32)、(97.16±15.35)、(99.64±15.47)、(95.3±16.04)和(98.95±14.76)分。调整其他相关因素后,孕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识别孤独症在婴幼儿早期的行为发育特点,为早期干预赢得时机。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建立队列,记录各阶段研究对象的生长发育状况,分阶段填写适当的《婴儿社会性反应问卷》并计算得分,在儿童18个月龄时,用《CHAT-23问卷》进行孤独症行为的筛查,计算3、6、9、12个月龄儿童社会性反应得分,并根据百分位数P25P75将其划分为低分组、中分组及高分组,采用χ2方法分析18个月龄儿童的孤独症行为在各月龄不同分组中的分布情况,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2月龄内婴儿的社会性反应与18月龄孤独症行为的关联效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月龄(3个月±7 d)的婴儿1 207人,截止到18月龄,追踪到队列儿童共1 085人,筛查出孤独症行为儿童99人,检出率9.1%; 3、6、9、12月龄的低分组孤独症行为检出率依次为16.1%、13.3%、13.7%和1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月龄社会性反应得分中低分组的孤独症行为检出率均高于高分组,且各月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组是发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的危险因素,3、6、9和12月龄的RR值(95%CI)分别为2.94(1.50~5.75)、3.28(1.32~8.09)、2.38(1.16~4.88)和4.90(2.08~11.49)。结论 虽然孤独症行为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是在儿童12月龄内某些特定行为对ASDs具有预测作用,可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母亲孕期及儿童1岁内抗生素暴露和6~11月龄、18~23月龄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纳入2 122名孕妇,从孕期开始一直随访至儿童24月龄。排除失访及抗生素用药史、儿童过敏性疾病信息不完整的母子564对,共有1 558对母子纳入本...  相似文献   
6.
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项目的有效实施是预防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的重要保证。文章综述了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项目实施的现状、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以及解决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制约因素的对策。结果可为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孕前BMI和孕中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孕妇人群作为基础的队列研究,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围生期门诊选取首次孕期体检、孕周≤14周、马鞍山市常住户口的孕妇, 首次、孕中期和孕晚期体检时分别填写问卷、测量身高和体重, 在24~28周接受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GDM诊断, 并追踪记录分娩结局。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GDM的发生率为14.73%, 孕前BMI与孕中期增重呈负相关(r=-0.085, P<0.01)。GDM孕妇孕中期增重多于正常孕妇。孕妇年龄≥35岁、孕前超重和肥胖及孕早期血糖水平升高是GDM的危险因素, OR值(95%CI)分别为3.06(1.68~5.58)、2.08(1.38~3.13)、3.73(1.84~7.56)和2.17(1.57~3.00)。结论 孕前超重和肥胖以及孕期体重增加是GD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母乳喂养儿6月龄铁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监测的足月、出生体重≥2 500g的健康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定期随访,调查其4月龄喂养方式,6月龄时进行末梢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母乳喂养6月龄婴幼儿铁缺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人工喂养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隐性铁缺乏的检出率高达23.2%;调整婴儿喂养方式、性别、孕周、母亲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3 100g(OR=2.09,95%CI:1.20~3.61)和0~6月龄体重增长偏快(OR=2.03,95%CI:1.14~3.63)是纯母乳喂养儿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对6月龄婴儿采取铁缺乏的普遍性筛查,及时评估铁缺乏危险因素,及早干预,对改善婴幼儿铁营养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我国儿童早期发展、开展父母积极养育指导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8-12月在我国14省15个城市4 515名0~5岁的儿童家长中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父母养育与家庭适应量表(PAFAS)评价父母对儿童的养育实践情况,包括养育一致性、强迫性、鼓励性和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情绪适应、家庭关系和相互协助等多个维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探索儿童个体、父母和家庭因素对父母养育实践的影响。结果 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的父母在PAFAS量表中的总得分为21.00(15.00~28.00)分,该得分的变化与儿童年龄、独生子女、分娩方式、父亲文化程度、家长育儿信心、家长情绪、家庭年收入、家庭结构以及寻求专业支持等因素有关,提示我国儿童养育实践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 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整体情况良好,养育实践与儿童个体、父母和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关注多重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父母养育技能的培训效果,更好地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探讨童年期不良经历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为针对性开展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7年10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3所小学,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1 057名三至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自我报告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包括躯体、情感与性虐待和躯体、情感忽视.客观评估男生睾丸容积和女生乳房Tanner发育分期.1年后随访再次评价ACEs与青春期发育.根据儿童基线与随访暴露情况,将ACEs分为无暴露组、短暂暴露组和持续暴露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组ACEs与随访1年后青春期发育的关联.结果 持续情感虐待与女生乳房Tanner分期和男生睾丸容积均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36,1.07,95%CI值分别为0.09~0.63,0.47~ 1.66,P值均<0.01);持续躯体虐待与男生睾丸容积呈负相关(β=-0.83,95%CI=-1.58~-0.08,P<0.05);性虐待与女生乳房Tanner分期呈负相关(持续β=-1.43,95%CI=-2.86~-0.02;短暂β=--0.45,95%CI=-0.73-0.19,P值均<0.05);持续情感忽视与女生乳房Tanner分期呈正相关(β=0.33,95% CI=0.06~0.61,P<0.05),与男生睾丸容积呈负相关(β=-0.19,95%CI=-1.38~-0.09,P<0.01).结论 青春期发育与童年期不良经历相关.不同ACEs青春期发育效应差异的具体机制和相同ACEs青春期发育效应的性别差异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