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2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自1986年至1994年共收治2岁以上肱骨髁上骨折52例,有随访结果的35例,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52例肱骨髁上骨折,男40例,女12例。年龄2~14岁。左侧15例,右侧37例。伸直型42例,占80.8%,屈曲型10例,占19.2%,开放性骨折6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N发病的早期事件如微量白蛋白尿(MA)、肾小球肥大等的重要病因,与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不同血液净化疗法对尿毒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CHD)、维持血液透析加间断性血液滤过(HF)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β2微蛋白(β2-M)的清除作用.方法 53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 CHD组25例、CHD加间断性HF组13例、CAPD组15例,观察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β2-M水平的变化.结果 CHD组透析后β2-M水平较透前增加(161.40±72.11 ) %;CAPD组透析后β2-M水平较透前下降 (32.30±12.78) %,CHD加间断性HF组滤过后β2-M水平较滤过前下降(49.98±17.53)%,CHD加间断性HF组和CAPD组间与CHD组比较,血清β2-M下降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APD、HF对β2-M的清除明显优于CHD.  相似文献   
4.
单核细胞对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不同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疾病的救治中日显重要.其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是清除体内产生的大量炎症介质,本文就不同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对炎症介质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的共同病理特征。致纤维化细胞的增生,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增加与降解的减少,导致ECM的大量沉积是其直接原因。一系列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的改变与这些细胞和ECM成分的产生及代谢调节密切相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其中关键性细胞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 (lu pus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病约占全部SLE患者的 6 0 %~ 80 %,如果进行肾活检几乎所有的SL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 ,LN也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凋亡与SLE发病有密切的相关性 ,随着细胞凋亡的增加 ,产生大量的核小体 (nucleosome) ,核小体又作为一种免疫原诱发了自身免疫反应 ,导致抗核小体抗体 (an ti nucleo…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致炎症因子TNF-α、IL-8、IL-6的表达及蛇床子素对其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我们随机将30只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蛇床子素干预组(Osthole),收集各组血液和肾脏标本,分析肾功能和组织学变化。采用RT-PCR和ELISA分析肾组织和血液TNF-α、IL-8、IL-6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Osthole预处理组显著改善了肾功能和肾脏组织学变化,以及由IR损伤导致的TNF-α、IL-8、IL-6的表达(P<0.05)。结论:蛇床子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保护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蛇床子素可能是一种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有研究表明全球的CKD发病率约为13.4%,其中有10.6%的患者处于CKD3~5期[1]。而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统计我国CKD的患病率约占所有人群的10.8%,其中1%可发展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需要长期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及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2]。在我国约90%的ERSD患者选择HD为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3]。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ERSD主要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在CKD早期发病率就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