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4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青年人肺癌18例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方法:收集我院近5年肿瘤科、呼吸内科及门诊就诊的肺癌325例,经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治疗和分析。结果:18例从起病到确诊时间为2 w至半年不等,平均2个月;其中,中央型肺癌10例,周围型肺癌8例。结论:近年来青年人肺癌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应对青年人群定期体检,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青年人肺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甲型副伤寒杆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H1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确定表达产物rH1a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检测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H1a基因携带和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高保真PCR从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株JH01中扩增H1a基因,T-A克隆后测序,构建H1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32a-H1a-E.coli B121DE3。采用SDS-PAGE和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检查rH1a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收集rH1a。采用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建立PCR和ELISA检测98株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H1a基因携带和表达频率。观察rH1a对甲型副伤寒杆菌50001株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与报道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H1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为99.59%。rH1a表达量为细菌总蛋白的60%左右。甲型副伤寒杆菌全菌抗血清能识别rH1a并与之结合。rH1a免疫家兔可产生抗体。100%(98/98)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均含有H1a基因并表达H1a。500μg rH1a灌喂或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受甲型副伤寒杆菌50001株攻击后的存活率均为50.0%,若加入5μg rLTB,存活率分别上升至75.0%和66.7%。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从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中构建了H1a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rH1a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广泛存在H1a基因并高频率表达。  相似文献   
3.
PCR检测龈下菌斑中齿垢密螺旋体与牙周组织破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龈下菌斑标本中齿垢密螺旋体PCR临床快速检测方法 ,了解齿垢密螺旋体感染与慢性牙周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8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每例采取 2个不同患牙牙位的龈下菌斑标本 ,用终浓度为 1%的TritonX 10 0 10 0℃水浴 10min处理标本以制备DNA模板 ,用PCR检测标本中齿垢密螺旋体特有的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5 3× 10 3 外膜蛋白基因 (tdpA)扩增片段。结果  6 7例患者 ( 82 .7% )的 2份龈下菌斑标本齿垢密螺旋体tdpAPCR均为阳性 ,9例患者( 11.1% )的其中 1份龈下菌斑标本可见目的扩增片段 ,5例患者 ( 6 .2 % )的 2份龈下菌斑标本PCR均为阴性 ,16 2例龈下菌斑PCR检测总阳性率为 88.3% ( 143 16 2 )。牙槽骨吸收 >2 3和牙周袋深度≥7mm患牙龈下标本的PCR阳性率较高 (P <0 .0 5 ) ,牙龈指数与PCR阳性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PCR检测tdpA基因可用于慢性牙周炎龈下标本中齿垢密螺旋体的临床快速诊断 ,齿垢密螺旋体感染与牙周组织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科的常见病。占颅内血肿的10%[1]。占颅脑损伤的1%[2]。但因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误诊,尤其老年患者误诊率更高.我院自1984年以来共收治60岁以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30例。其中10例误诊,误诊率占33%。临床资料10例病人男性吕例,女2例.年龄60岁一n岁以上,其中60岁一70岁8例,70岁以上2例,平均年龄66岁.临床表现:头痛7例,呕吐3例,肢体功能障碍8例。意识障碍2例,尿、便障碍4例,精神障碍伴发热1例。体检发现4例病人有双侧视乳头水肿.追问病史有不…  相似文献   
5.
甲壳素纤维织品体外抗细菌和癣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甲壳素含量不同的针织布体外抑制或杀灭细菌或癣菌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细菌或癣菌接种量 (1× 10 6~ 1× 10 2 /mL) ,用体外抑菌试验和杀菌试验检测 10 0 %甲壳素纤维无纺布、2 0 %甲壳素针织布和 10 %甲壳素针织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红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和石膏状毛癣菌的抗菌作用 ,实验中以普通全棉布作为对照。结果 作为对照的普通全棉布对上述细菌或癣菌无任何抑制作用。与普通全棉布比较 ,10 0 %甲壳素纤维无纺布、2 0 %甲壳素针织布和 10 %甲壳素针织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红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和石膏状毛癣菌的抑制率 [抑制率 =(每毫升CFU值 每毫升接种量 ) /每毫升CFU值× % ]分别高于普通全棉布的 99.8%~ 99.9%、85 .2 %~ 89.6%和 74.2 %~ 85 .8% ,表明随甲壳素纤维含量逐渐增高 ,抑菌作用逐渐增强 (χ2 ≥ 18.2 5 ,P <0 .0 1)。所有甲壳素纤维织品均未发现有体外杀菌活性。结论 受试的甲壳素纤维织品无体外杀菌活性 ,但均有一定的体外抑制细菌或癣菌作用 ,以 10 0 %甲壳素纤维无纺布抑制作用最强 ,2 0 %甲壳素针织布次之 ,10 %甲壳素针织布较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感染的幽门螺杆菌 (Hp)cagA vacA优势基因型及不同基因型Hp感染、混合感染与疾病的关系。 方法 选择胃窦、胃体双份活检标本均培养出Hp的 42例慢性胃炎 (CG)和 3 6例消化性溃疡 (PU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156份Hp分离株的cagA基因、vacA基因的信号区 (s)和中间区 (m )亚型 ,分析Hp基因型及多株Hp混合感染在CG和PU中的分布。结果 胃窦标本cagA基因的检测中 78例患者中有 75例 (96.2 % )为cagA阳性 ,相应的胃体标本中 ,76例患者 (97.4% )为cagA阳性 ,有 1例 (1.3 % )患者胃窦、胃体检出cagA状态不一的Hp混合菌株。在胃窦标本的vacA基因分型中 ,s1a m1、s1a m2、s1a m1b、s1a m1b m2 4种vacA基因型在 78例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 6.4% (5 78)、55.1% (43 78)、2 6.9% (2 1 78)和 1.3 % (1 78) ,多株混合感染为 3 .8% (3 78) ;而相应的胃体标本中 ,前述四种vacA基因型所占比例依次为 6.4% (5 78)、53 .8% (42 78)、2 5.6% (2 0 78)和 3 .8% (3 78) ,多株混合感染为 5.1% (4 78)。cagA+ s1a m2和cagA+ s1a m1b在胃窦标本中占 51.3 % (40 78)和 2 6.9% (2 1 78) ,而在相应的胃体标本中占 52 .6% (41 78)和 2 5.6% (2 0 78)。少量胃窦、胃体  相似文献   
7.
头、体针联合应用分期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头、体针联合应用分期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头、体针联合应用分期针刺,软瘫期穴取伏兔、血海、足三里等,痉挛期穴取环跳、血海、阳陵泉等,配合头针取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即运动区);对照组不分期选穴、不用头针,按照"醒脑开窍"针刺法和"治痿独取阳明"针刺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采用改良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Bar-thel指数(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BI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MA、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能步行的比率高于对照组[56.3%(27/48)vs 35.4%(17/48),P<0.05],且步速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联合应用分期治疗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尽快恢复患者步行能力和步速,且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芩连合剂对幽门螺杆菌延缓乙酸性胃溃疡愈合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幽门螺杆菌(Hp)多次重复感染乙酸性胃溃疡大鼠,造成Hp相关的慢性胃溃疡模型,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技术观察该方对Hp感染的慢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mRNA和胃黏膜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影响.结果:中药组与Hp 乙酸组相比溃疡底部及周围胞浆中bFGFmRNA表达明显增强,并能显著提高胃黏膜PCNA标记指数的阳性率.结论:芩连合剂能有效拮抗NCTC11637株Hp对慢性胃溃疡的延缓愈合,其加速溃疡愈合的主要机理与促进溃疡周围bFGF表达和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克隆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接受甲基趋化蛋白(MCP)编码基因mcp1、mcp2和mcp3并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建立空肠弯曲菌体外趋化模型并确定趋化诱导物质,了解MCPs与趋化诱导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PCR扩增mcp1、mcp2和mcp3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上述目的 基因原核表达系统,SDS-PAGE和Bio-Rad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检查目的 重组蛋白rMCP1、rMCP2和rMCP3的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MCPs.rMCPs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免疫扩散法测其效价.用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和DEAE-32离子交换法提纯IgG,经胃蛋白酶酶解和Sephedex G-100层析制备IgGF(ab')2.建立HAP(hard-agar plus)法空肠弯曲菌体外趋化模型并检测8种物质的趋化诱导作用.采用基于IgG F(ab')2封闭的趋化阻断试验,确定不同MCPs的功能及其差异.结果 PCR扩增获得预期大小的mcp1、mcp2和mop3基因片段,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相同.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有效地表达各rMCPs,其产量均约为细菌总蛋白的10%.rMCP1、rMCP2和rMCP3免疫家兔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其免疫扩散效价均为1∶4.牛胆汁和脱氧胆酸钠(DOC)对空肠弯曲菌趋化有浓度依赖性诱导作用(P<0.05).MCP1和MCP2被其IgG F(ab')2 封闭后,空肠弯曲菌对DOC的趋化能力明显减弱(P<0.05),MCP3被封闭后对空肠弯曲菌趋化能力无影响(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表达了空肠弯曲菌MCPs蛋白.牛胆汁和DOC是诱导空肠弯曲菌趋化的信号物质,MCP1和MCP2可能参与该菌对DOC的趋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幽门螺杆菌临床菌株groEL基因序列差异,确定重组表达的GroEL蛋白(r-GroEL)抗原性、免疫反应性以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采用PCR及测序法了解幽门螺杆菌临床菌株groEL基因序列.构建幽门螺杆菌groEL基因pET42a-E.coli BL21DE3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及凝胶图像分析系统确定rGroEL表达量,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GroEL.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rGroEL的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采用幽门螺杆菌全菌为包被抗原的ELISA确定GroEL膜定位.采用幽门螺杆菌小鼠感染模型了解rGroEL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35株幽门螺杆菌临床菌株groEL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4%~ 100%.rGroEL表达量可达细菌总蛋白的56%,SDS-PAGE后提纯的rGroEL在凝胶中显示为单一的条带.rGroEL可诱导家兔和小鼠产生高效价IgG抗体,同时也能被幽门螺杆菌全菌抗体(Hp-IgG)或rGroEL-IgG识别并与之结合.GroEL是幽门螺杆菌表面蛋白抗原.50、100或200 μg rGroEL免疫可分别使50.0% (6/12)、75.0% (9/12)和91.7% (11/12)小鼠免于幽门 螺杆菌SS1株的感染,200 μg rGroEL免疫保护率(91.7%)显著高于50μg rGroEL(50.0%)( 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GroEL蛋白是序列保守、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的表面抗原,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